039版 科普

颈源性高血压难降,中药针刀联手调?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8月15日

  □平南县中医医院 廖晖文

  高血压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给无数患者带来了长期的困扰。然而,在高血压的众多类型中,颈源性高血压因其特殊的成因和难以降低的特点,更是让患者和医生都感到头疼。那么,面对颈源性高血压,我们真的束手无策吗?中药与针刀的联手调理,或许能为我们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颈源性高血压详解。颈源性高血压的成因主要是颈椎病变、颈部肌肉筋膜紧张引起支配血管壁紧张度的交感神经受压迫牵拉从而过度兴奋导致血管壁紧张。当颈椎出现问题时,如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等,都可能对周围的血管和神经造成压迫刺激,从而影响血压的调节。因此,颈源性高血压的患者在降压的同时,还需要关注颈椎和颈部肌肉筋膜的健康。颈源性高血压的常见症状包括头晕、颈肩酸胀疼痛、上肢麻木等。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进一步加重高血压的病情。因此,对于颈源性高血压的调理,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中药在颈源性高血压调理中的作用。中药治疗高血压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对于颈源性高血压,中药可以通过平肝潜阳、活血化瘀等原理,帮助患者调节血压,缓解颈椎和颈部肌肉的不适。常用的中药包括葛根、天麻、钩藤、石决明、桑寄生、牛膝等。其中天麻具有平肝熄风的功效,对于因肝阳上亢引起的高血压有很好的调理作用。葛根钩藤则能舒筋活络,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石决明则能平肝潜阳,对于头晕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在具体使用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药方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调理效果。除了内服中药外,患者还可以尝试一些中药的外用方法。例如,将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作用的中药煎汤后,用毛巾蘸取药液热敷颈部,也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针刀在颈源性高血压调理中的应用。针刀疗法继承发扬于古代九针,是一种结合了针灸针和手术刀特点的治疗方法。对于颈源性高血压,针刀主要通过松解颈部肌筋膜、缓解肌肉紧张,以达到解除支配血管壁紧张度的交感神经受压迫、牵拉,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血管壁变松弛,从而降低血压。针刀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医生会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全面的检查,确定需要治疗的部位。然后,使用针刀对粘连、紧张的肌筋膜进行松解,达到解压支配血管壁的交感神经。整个治疗过程相对安全,但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治疗后,患者需要注意颈部的保暖和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同时,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后续的康复计划,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中药与针刀联手调理的优势与案例。将中药与针刀联手调理颈源性高血压,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中药可以从内部调节患者的体质,改善高血压的成因;而针刀则可以从外部直接针对颈椎和颈部肌肉的问题进行治疗。两者相辅相成,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实际案例也证明了中药与针刀联手调理的有效性。例如,一位长期受颈源性高血压困扰的患者,在接受了中药与针刀的联合治疗后,不仅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且颈椎和颈部肌肉的不适也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当然,联合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患者自我管理与预防。对于颈源性高血压的患者来说,除了接受医生的治疗外,自我管理和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颈部保健:避风寒、避免长时间低头及头颈部固定一个方向。日常生活中进行一些简单的颈部锻炼,如颈部旋转牵拉、前屈后伸等,以增强颈部肌肉代谢和灵活性。合理饮食:饮食对于高血压的调理也非常重要。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定期检测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以便及时发现血压的异常波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健康生活方式:除了上述的颈部锻炼和合理饮食外,患者还应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良好情绪、戒烟限酒等,以维护整体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