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中医科 唐敏
小儿感冒咳嗽是儿童常见健康问题,尤其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大时多发。中医对此有丰富经验和独特方法,包括食疗、中药、推拿等手段。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如何调理小儿感冒咳嗽,帮助家长应对这一问题。
中医对小儿感冒咳嗽的认识。中医认为,小儿感冒咳嗽多由外感风寒、风热侵袭肺卫引起。小儿脏腑娇嫩,抵抗力弱,易感冒咳嗽。中医调理旨在辨证施治,驱邪外出,恢复肺脏功能。
中医调理小儿感冒咳嗽的方法。食疗调理。食疗是中医调理小儿感冒咳嗽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食用具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等功效的食物,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促进病情恢复。梨汁蜜糖:将新鲜雪梨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加入适量清水和蜜糖煮沸,再用文火煮约20分钟即可。每日可饮用2次,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百合粥:将百合洗净泡发,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加入糯米或大米煮成粥,加少许盐调味。每日可食用1到2次,有清肺润燥、止咳化痰的作用。杏仁膏:将杏仁用热水烫软,去皮后捣碎,加入少量水和冰糖,煮至浓稠状即可。每日可食用1到2次,有润肺止咳的功效。葱姜茶:将葱段和生姜切碎,加入适量水煮沸,再加入冰糖调味。每日可饮用2到3次,有祛寒散寒、止咳化痰的作用。此外,还可以给孩子食用蜂蜜、蒸橘子皮等具有润肺止咳作用的食物,同时注意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中药调理。中药调理小儿感冒咳嗽,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一般来说,中医会根据咳嗽的性质(如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痰热咳嗽等)和伴随症状(如发热、流涕、咽痛等)来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或单味中药进行治疗。药宜轻清:治疗病位在上的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应选用质地较轻的植物类中药,如桑叶、薄荷、菊花、杏仁、桔梗、贝母等疏风宣肺、化痰止咳药。这些药物煎煮时间不宜过长,服药时最好少量频服,以便药物更易被吸收,发挥作用快而持久。慎用辛温:小儿生机蓬勃,感邪后最易化热,特别是冬季取暖室内温度增高时,更应慎用辛温发汗的药物。若确属感受风寒之邪,可在疏风宣肺法的基础上酌用少量的麻黄、苏叶等辛温药物,但需注意适可而止。缓用寒凉:小儿脏腑娇嫩,不耐寒热。咳嗽初起,痰少、色白清稀时,不宜过早应用苦寒清热的药物,以免肺气郁闭、邪不外达。只有当出现化热症状如流浊涕、吐黄痰、大便干时,方可使用黄芩、黄连等寒凉药物。忌用收涩:咳嗽是人体自我保护的措施之一,外感咳嗽初期应禁用收敛镇咳的药物,如柯子、米壳、五味子等,以免敛邪留患延长病程。推拿调理。推拿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可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驱邪外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对小儿感冒咳嗽,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清肺经、揉膻中穴、揉肺俞穴等。清肺经:肺经在无名指掌面,推拿的手法是由指根到指尖的方向推,称为清肺经。感冒咳嗽的孩子建议推300次左右。揉膻中穴:膻中穴在胸部正中,两乳头的中点。可以拿手来揉,左右同数,顺时针揉50次、逆时针50次。揉肺俞穴:肺俞穴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有2个穴位是对称的。建议揉100次左右。此外,还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加用推四横纹等手法。需要注意的是,推拿调理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因手法不当而加重病情。
中医调理注意事项。辨证施治:针对小儿感冒咳嗽,需根据病情进行个性化治疗,避免盲目用药或推拿。合理饮食: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刺激性食物,保证营养充足。注意休息:保证患儿充足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及时就医:病情严重或持续不见好转时,应及时就医。
中医调理小儿感冒咳嗽独具优势与经验,通过食疗、中药、推拿等手段可缓解咳嗽、促进恢复。但需遵循辨证施治原则,避免盲目用药或推拿。家长应给予关爱和照顾,助力患儿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