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版 科普

神经疾病要注重心理调适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8月15日

  □灵山县人民医院 曾春英

  神经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更对其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挑战。心理调适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疾病或其他生活事件时,通过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行为调整等方式,以达到心理平衡和适应环境的过程。对于神经疾病患者而言,心理调适可以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心理困扰,提高生活质量。心理调适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庭成员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参与。患者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心理调适方法,增强自身的心理韧性;家庭成员需要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医护人员则需要提供专业的心理指导和帮助,构建完善的心理医护环境。

  心理调适方法。认知重构:患者要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估疾病,改变对疾病的消极观念,树立积极的治疗态度。通过认知重构,患者可以更加理性地面对疾病,减少焦虑和恐惧。情绪调节:患者要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通过深呼吸、冥想、放松训练等方法调节情绪,避免情绪失控。社交支持: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获得情感支持和理解。同时,参加社交活动,拓展社交圈子,有助于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问题解决技巧:学习并运用问题解决技巧,如设定目标、制定计划、采取行动等,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家庭环境建设。理解和支持:了解患者病情和治疗过程,给予患者充分关心和支持,避免指责和抱怨。积极沟通: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和感受,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创造舒适环境: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温馨的家居环境,有助于患者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生活方式调整。健康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规律作息: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适量运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和心理调适。避免不良习惯:戒烟、戒酒等不良习惯会加剧病情恶化,患者应自觉避免。

  医疗护理配合。遵医嘱:患者应严格遵守医生的医嘱,按时服药、复查等,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与医护人员沟通:与医护人员保持密切沟通和交流,及时反馈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了解治疗进展:患者应了解自己的治疗进展和预后情况,增强治疗的信心和决心。

  心理医护环境。提供舒适环境:医疗机构应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整洁的治疗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和刺激。加强心理支持: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如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服务,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和困扰。注重隐私保护: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医疗记录不被泄露。

  自我管理与放松。患者还需要学会自我管理和放松技巧,以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放松训练:学习并坚持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法等,有助于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兴趣爱好:培养并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音乐等,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生活质量。

  专业心理治疗。对于病情严重或自我调节困难的患者,可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心理治疗师通过专业的评估和治疗技术,帮助患者识别和处理心理问题,提高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心理治疗是神经疾病心理调适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心理治疗策略包括以下几点。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减轻负性情绪和行为问题。家庭治疗: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心理治疗,改善家庭关系,提高家庭支持能力。团体治疗:组织患者参加团体治疗活动,通过集体互动和分享经验,加深患者的社交能力和自我认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师的工作,按照治疗师的指导进行练习和巩固,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