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版 科普

了解冬季常见病急性支气管炎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8月15日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 李文丽

  冬季,随着气温的骤降和冷空气的侵袭,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显著上升。这是一种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病因解析。儿童急性支气管炎多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其中,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如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此外,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以及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也可导致急性支气管炎的发生。除了病原微生物感染外,物理、化学刺激和过敏反应也是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重要诱因。冷空气、粉尘、烟雾、刺激性气体等环境因素,以及花粉、动物皮毛等过敏原,都可能对儿童的呼吸道造成刺激,引发炎症反应。

  症状表现。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可急可缓,以咳嗽为主要表现。初期可能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流鼻涕等,随后逐渐出现频繁而较深的干咳。随着病情的发展,咳嗽可能加重,并出现咳痰,痰液颜色多为白色或黄色。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发热、喘憋等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部分患儿可达39℃以上,伴有畏寒、头痛等全身症状。喘憋是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另一典型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加深,严重时可能出现三凹征阳性(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凹陷)。此外,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口周发麻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口唇发绀、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缺氧表现。

  治疗策略。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抗菌、止咳、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措施。抗病毒治疗: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一般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进行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病毒种类繁多且易变异,抗病毒药物的效果可能有限。抗菌治疗:如果患儿合并细菌感染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需要根据痰培养或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等。止咳、化痰治疗:对于咳嗽、咳痰症状较重的患儿,可以使用止咳化痰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婴幼儿来说,应避免使用中枢性镇咳药物,以免抑制咳嗽反射导致痰液无法排出。可以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平喘治疗:对于喘憋症状明显的患儿,可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以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一般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儿需要保持足够的休息和水分摄入,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和湿度适宜。家长可以帮助患儿变换体位、拍背排痰等以促进痰液排出。

  预防策略。预防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关键在于增强儿童的体质和免疫力,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机会。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预防策略。加强营养与锻炼:保证儿童摄入足够的营养,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注意保暖:冬季气温较低,家长应注意给儿童保暖,避免受凉感冒。特别要注意胸部的保暖,晚上盖好被子防止受凉。保持室内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避免对流风;定期清洁室内环境,减少灰尘和细菌滋生;避免儿童去人多且杂的地方以防交叉感染。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已知过敏原的儿童,应尽量避免接触花粉、动物皮毛等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及时接种疫苗: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接种计划及时接种相关疫苗,如流感疫苗等,以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健康教育: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宣传,让他们了解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该疾病。

  总之,儿童急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冬季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但只要我们做好预防工作,并在发病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就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