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精诚柏乐口腔门诊部 李凯
牙齿作为咀嚼食物、辅助发音及维持面部形态的重要器官,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遗传等因素的影响,牙齿可能会面临各种问题,其中之一便是牙齿松动乃至需要拔牙的情况。
外科拔牙的必要性。面对牙齿松动,是否必须采取外科拔牙的方式解决,取决于多个因素的综合考量。无法保留的严重损坏:当牙齿受到严重外伤、龋坏或牙周病影响,且经过治疗后无法恢复其功能和美观时,拔牙成为唯一选择。预防邻近组织受损:松动或感染的牙齿可能累及邻近的健康牙齿或牙周组织,导致更广泛的破坏。及时拔除问题牙齿,可以保护周围组织的健康。解决疼痛与不适:长期存在的牙齿问题往往伴随着疼痛、肿胀等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拔牙可以迅速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为修复治疗创造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如缺失牙的修复,需要拔除无法保留的牙齿,为后续的修复治疗提供空间和条件。避免全身并发症:某些口腔感染若不及时控制,可能引发全身性并发症,如心内膜炎、关节炎等。拔牙作为治疗手段之一,有助于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外科拔牙的适宜时机。外科拔牙的时机选择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手术的成功率,还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急性炎症控制后:对于因感染导致牙齿松动的患者,应在急性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进行拔牙手术。这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感染风险。避免月经期:女性在月经期间由于凝血功能下降,拔牙后出血风险增加。因此,建议避开月经期进行拔牙手术。全身状况稳定时: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在病情稳定、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拔牙手术。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心理准备充分:在决定拔牙前,患者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手术过程、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及时拔除无法保留的牙齿:对于已确定无法保留的牙齿,应及时拔除,以免延误治疗时机,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外科拔牙的流程与注意事项。术前准备: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评估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和拔牙风险。拍摄X光片或CT等影像学检查,了解牙齿及其周围组织的具体情况。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并告知患者手术过程、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术前禁食、禁水,避免术中呕吐或误吸。手术操作: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确保患者舒适无痛。切开牙龈组织,分离牙周膜,松动并拔除牙齿。对拔牙窝进行清理和缝合(视情况而定),以减少术后出血和感染风险。术后护理:拔牙后,医生会在拔牙窝上放置止血棉球或纱布,患者需要咬紧以压迫止血。一般建议咬压30分钟至1小时,直至出血基本停止。同时,可在拔牙侧面部进行冷敷,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术后2小时内不宜进食,之后可逐渐进食温凉、软烂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避免用拔牙侧咀嚼。避免过热、过硬、辛辣及刺激性食物,以防刺激伤口,影响愈合。拔牙后24小时内不宜刷牙和漱口,以免破坏血凝块,引起出血。之后,应轻柔地刷牙,避免触及伤口区域,并使用漱口水(医生推荐)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拔牙后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疼痛,属于正常现象。可按照医生指导服用止痛药缓解疼痛。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有发热、肿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拔牙后应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若出血不止或出血量较大,应及时就医处理。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感染迹象,如伤口红肿、疼痛加剧、有脓液渗出等,一旦发现应立即就医。
总之,外科拔牙作为解决牙齿松动、无法保留等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必要时应予以实施。但拔牙并非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患者在术后应做好护理和恢复工作,并注重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以维护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