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版 科普

为什么麻醉前需要禁食禁水?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8月15日

  □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纪根鹍

  在医学领域,麻醉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能在手术过程中使患者处于无痛状态,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然而,麻醉并非无风险,其中一项重要的安全要求就是麻醉前需要禁食水。

  麻醉前禁食禁水的意义。麻醉过程中患者可能会经历恶心、呕吐等反应。若患者在麻醉前没有进行适当的禁食禁水处理,胃内容物可能会在麻醉过程中反流进入气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误吸性肺炎或窒息。因此,禁食禁水可以有效减少胃内容物的量,降低反流和误吸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呼吸道安全。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某些特殊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孕妇和小儿患者,禁食禁水的要求可能需要进行个性化调整。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血糖的控制,过长时间的禁食可能导致低血糖,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血糖监测和必要的营养补充。孕妇由于生理变化,胃排空时间延长,容易出现反流现象,因此禁食禁水的时间可能需要适当延长。小儿患者由于新陈代谢较快,禁食时间过长则会导致脱水和低血糖,其会根据年龄、体重调整禁食禁水的具体时间。

  禁食禁水的注意事项。严格遵守禁食禁水要求。患者应严格遵守医生的禁食禁水要求。这包括禁食的具体时间、可饮用的液体类型以及禁水的时间等。患者应详细了解这些要求并严格执行,以避免因未能遵守禁食禁水规定而导致手术延误或并发症的发生。若患者在禁食禁水期间误食或误饮,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做出相应调整。监测和关注患者身体状况。对于需要长时间禁食禁水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这包括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血压、脱水症状和电解质平衡等。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老年患者和体质较弱的患者,长时间禁食禁水则会导致低血糖、脱水等问题,需及时给予适当干预。在必要情况下,医护人员可考虑通过静脉输液等方式为患者补充必要的营养和水分,确保患者在术前保持最佳的身体状态。个性化的禁食禁水管理。禁食禁水管理需针对患者年龄与身体情况进行,对于小儿患者,禁食时间通常比成人短,但需要更频繁地监测其血糖和水分情况。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生理功能减退,禁食禁水时间可能需要适当延长,但同时需密切监测其脱水和营养状态。

  麻醉安全与禁食水的关联。防止误吸和反流。因为在麻醉过程中,患者的意识丧失,反射作用减弱或消失,尤其是咽喉反射的消失,使得胃内容物容易反流进入食管,甚至误吸入气道。误吸是麻醉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严重的吸入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而禁食禁水通过减少胃内容物的量和酸度,可以有效降低误吸和反流的风险。

  减少胃肠道压力。麻醉药物会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功能,导致胃排空延迟。如果患者在麻醉前摄入了食物或液体,胃内容物在手术过程中可能滞留在胃中,增加胃肠道压力。而禁食禁水,则可减少患者胃肠道的负担,降低手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保障术中生命体征的稳定。在麻醉过程中,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是麻醉师的首要任务。胃内容物的存在则会影响术中生命体征的稳定,例如增加胃内容物反流引发的呼吸系统并发症风险。通过禁食禁水,可减少术中干扰因素,有助于麻醉师更好地控制和调节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特殊情况下的禁食禁水管理。在一些紧急情况下,无法严格遵循禁食禁水的常规时间要求,例如创伤急救或急性炎症手术。此时,麻醉师需要采取特殊的麻醉管理策略,如快速序贯诱导和气道保护技术,来最大程度地减少误吸风险。此外,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禁食禁水的管理需要个性化处理,以确保麻醉安全。

  总之,麻醉安全与禁食禁水的关联体现在多个方面,从防止术中误吸和反流、减少胃肠道压力、保障生命体征稳定,到术后恢复阶段的管理,禁食禁水均为必要的一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