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版 科普

高血压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8月15日

  □绵竹市玉泉镇卫生院 唐鹏飞

  高血压正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无数人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安全。它不像急症那样突如其来,往往以一系列微妙而容易被忽视的症状,逐渐侵蚀着我们的健康防线。那么,高血压究竟有哪些症状值得我们警惕与深思呢?

  血压有哪些症状?高血压的症状多种多样,且往往缺乏特异性,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因此,定期监测血压、关注身体发出的每一个细微信号,对于及早发现并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头晕与头痛:最直观的信号。头晕与头痛是高血压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这种不适感可能表现为头部的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疼痛,尤其是在晨起时或情绪波动后更为明显。头晕则可能伴随着站立不稳、眼前发黑等现象,让人误以为只是简单的疲劳或低血糖。视力模糊与耳鸣。随着血压的持续升高,视网膜动脉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视力模糊,甚至出现短暂的失明现象。高血压还可能引起内耳供血不足,从而产生耳鸣、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这些看似与高血压不直接相关的症状,实则是其影响全身血液循环系统的间接体现。胸闷与心悸。心脏作为高血压的主要靶器官之一,长期承受过高的血压负荷,容易出现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等问题。胸闷、心悸成为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心脏不适症状。当你在进行日常活动时感到力不从心,稍微运动就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这可能是心脏在向你呼救。肢体麻木与睡眠障碍。高血压还可能引起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手脚麻木、冰冷,甚至出现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同时,由于高血压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往往会出现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等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鼻出血与面部潮红。虽然较为少见,但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和面部潮红也是不容忽视的症状。鼻出血可能由于血压升高导致鼻腔小动脉破裂所致,而面部潮红则可能是血压急剧上升时,面部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的表现。

  血压的治疗方法。生活方式调整:预防与治疗的基石。生活方式调整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它涵盖了饮食、运动、戒烟限酒及减重等多个方面。首先,均衡饮食至关重要,应减少盐分摄入,增加富含钾、镁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果、全谷物及低脂乳制品。其次,规律运动能够显著降低血压,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此外,戒烟限酒同样重要,烟草和过量酒精都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对于超重或肥胖者而言,减轻体重对于控制血压具有显著效果。药物治疗:科学精准干预。当生活方式调整不足以控制血压时,药物治疗便成为必要手段。药物治疗的原则是个体化、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及联合用药。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是常用的降压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压。重要的是,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遵医嘱服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产生不良反应。监测与管理:持续关注的必要。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定期监测血压变化是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血压,记录数据,并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此外,综合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包括血脂、血糖、肾功能等相关指标的监测,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心理干预:不可忽视的软实力。高血压的治疗不仅仅是生理层面的调整,心理健康同样重要。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导致血压升高或难以控制。心理干预应纳入高血压治疗的整体框架中。患者可通过冥想、瑜伽、心理咨询等方式,学会放松身心,减轻压力,从而有利于血压的稳定控制。

  总之,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科学精准的药物治疗、持续的监测与管理以及必要的心理干预,我们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