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版 科普

守护肾脏健康:血液透析知识全攻略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8月15日

  □重庆市中医院肾内科 余霄

  肾脏作为身体的“净化工厂”,主要负责过滤血液,排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然而,当肾脏功能受损,特别是发展到终末期肾病时,血液透析便成为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

  血液透析的基本概念。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透析器和透析机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透析膜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并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体内的过程。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血液透析涵盖了所有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如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但通常所说的血液透析,特指通过半透膜原理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水分的过程。

  血液透析的基本过程。一是建立透析通路。透析前,需要为患者建立一条稳定的血液通路,通常是自体内瘘或深静脉导管置入。二是引血。通过静脉穿刺,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进入透析管路。三是透析。血液在透析器中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四是回输血液。经过净化的血液重新回输到患者体内。血液透析整个过程通常需要4小时左右,每周进行2到3次,以保证患者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的有效清除。

  血液透析的适应证。一是终末期肾病。当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时,血液透析成为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二是急性肾损伤。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功能损害,血液透析可以快速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帮助肾脏恢复功能。三是药物或毒物中毒。某些药物或毒物中毒时,血液透析可以通过吸附和清除作用,减少毒素在体内的蓄积。四是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当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严重失调时,血液透析可以迅速纠正这些紊乱。五是其他情况。如常规内科治疗无效的严重水肿、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脓毒血症等。

  血液透析前的准备。控制基础疾病。如果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要在透析前控制好这些疾病的症状,以减少透析过程中的并发症风险。饮食调整。透析前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调整,通常需要限制高钾、高磷食物的摄入,并控制水分和盐分的摄入量,以减轻肾脏负担和水肿症状。建立血管通路。对于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来说,应建立稳定的血管通路。目前最理想的血管通路是自身动静脉内瘘。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提前进行内瘘手术,并在手术后注意保护内瘘部位,避免受压、感染等情况的发生。监测身体状况。在透析前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如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同时,保持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心态也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治疗效果。

  血液透析期间的注意事项。严格遵守透析时间安排:不随意更改透析时间或次数,以保证透析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饮食控制:透析患者的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避免高钾、高磷食物,控制水分摄入,防止水肿和心衰。药物使用:按医嘱服药,不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观察身体状况:透析过程中如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血液透析后的护理。测量血压和体重:透析后测量血压和体重,以了解透析效果和身体状况。观察穿刺点:注意穿刺点有无出血或渗血现象,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预防感染:保持透析部位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如有发热、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注意休息和饮食:透析后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继续控制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血液透析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肾脏替代治疗手段,对于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血液透析并非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患者需要积极配合治疗,做好日常生活管理,才能有效维护肾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