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正大邵阳骨伤科医院重症医学科 姜波
中毒、中暑以及溺水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紧急事件,若是没有及时得到抢救,就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那么在处于这些危急时刻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毒。清除皮肤毒物。需要在第一时间将中毒的病人带离现场,将被污染的衣物脱下,使用温水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反复冲洗,这样能够有效除掉病人皮肤上的有毒物质。若是碱性物质中毒,需要使用醋酸、酸性果汁等进行冲洗;若是酸性物质中毒,可以选择小苏打水、肥皂水进行冲洗。清除眼内毒物。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清水反复冲洗眼睛5分钟到10分钟。吸入毒物的急救。需要立即将中毒的病人转移至空气新鲜的位置,若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采取吸氧处理。食入毒物的急救。可以使用羽毛、手指、压舌板等物品触摸病人的咽部位置,使其能够产生呕吐反应,将有毒物及时吐出。若是病人食用了腐蚀性毒物,需要灌入稠米汤、生蛋清液、牛奶、淀粉糊等,可以有助于延缓毒物吸收,并保护胃肠黏膜,之后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洗胃。需要注意的是,若是病人的意识不清的状态下,则不可以使用催吐的方式进行急救。
中暑。先兆和轻症中暑。需要立即将病人转移到通风、阴凉的环境中,解开衣领、腰带等,给予病人淡盐水、含盐电解质饮料等饮用,并使用湿毛巾擦拭病人的全身,起到物理降温的作用,休息片刻就能恢复如常。热痉挛。处理方式同轻症中暑,之后为病人补充足量的糖盐水,帮助病人按摩揉捏、缓慢拉伸痉挛的肌肉,从而有效地放松肌肉,缓解痉挛。热衰竭。让病人采取平卧位,之后将下肢抬高,处理方式同轻症中暑,完成之后需要及时送医。需要给予病人补糖盐水、快速降温、恢复血容量等的综合急救方案,避免病人出现低血压的情况,保证脏腑器官的血液供应。热射病。在简单处理之后需要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医护人员会给予病人吸氧、降温等的急救方案。需要使用冰毯、冰帽、冰袋等,放置在病人的股动脉、腋动脉、颈动脉、腘动脉等大动脉的位置,保证在1小时内将病人的体温降至39℃以下。
溺水。若是溺水者靠近岸边可以使用竹竿、树枝、绳索等将其拉上岸,若是远离岸边们可以抛出木板、救生圈等使其漂浮在水面上,再实施救助。溺水者上岸之后,需要将其转移至平坦开阔的环境中,拍打病人双肩,判定病人的意识状态,若是无意识的情况下,则需要及时给予心肺复苏的急救处理。将病人的头部偏向一侧,及时地清除掉口中和鼻腔中的泥沙、分泌物等,之后使用一只手按压住病人的额头,另一只手抬起病人的下颌,使其头部能够略微后仰,充分地开放病人的气道,保证其呼吸道的通畅。当病人仰卧位时,需要将其外衣解开实施胸外按压,将双手重叠,右手压在左手的手背上,之后两手掌根重叠,保持十指相扣的状态,放置在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上,下面的手指翘起不能接触病人的胸壁,成人按压的深度大约在5厘米到6厘米,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到120次/分钟;1岁以上儿童可以使用双掌或单掌按压,深度保持在5厘米左右即可,频率为100次/分钟到120次/分钟。需要注意的是,整个按压的过程中保持手臂垂直,用身体的力量实施直上直下的按压。人工呼吸:使用一手捏紧病人的鼻孔,之后施救者需要用自己的口唇严密地包住病人的口唇,向其中吹气5次左右,每次持续1秒钟,在此期间,需要观察到病人的胸廓能够有所起伏,则代表通气成功。在施救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年龄在1周岁以上儿童,需要保证单人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双人按压与通气比例为15:2操作。
希望大家在阅读了本篇科普文章之后能够对于中毒、中暑以及溺水的急救措施有所了解,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必要时能够挽救他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