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版 科普

了解肺部“沉默杀手”肺栓塞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8月15日

  □贵港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吴衍华

  肺栓塞以其发病隐匿、症状多样等特点,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人们的健康,因此被誉为肺部的“沉默杀手”。这种疾病的致命性极高,一旦发作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命威胁。本文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详尽的肺栓塞防范知识,全方位解析这一疾病。

  肺栓塞的定义与成因。肺栓塞(PE)是一种由体循环的各种栓子脱落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最常见的栓子为血栓,由血栓引起的肺栓塞也称为肺血栓栓塞。肺栓塞的成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栓子来源,二是静脉血栓形成的条件。栓子主要来源于下肢深静脉或盆腔深静脉的血栓,这些血栓在某种条件下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导致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的条件则包括血流淤滞、静脉血管壁损伤以及高凝状态等。

  肺栓塞的症状与诊断。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而部分患者则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这是肺栓塞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感到呼吸急促、气不够用。肺栓塞引起的胸痛通常较为剧烈,且可能随呼吸或咳嗽而加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咯血症状,这通常是由于肺组织受到血栓压迫或损伤所致。晕厥或休克:在严重的情况下,肺栓塞可能导致晕厥或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状况。除了上述症状外,肺栓塞还可能伴随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发热、咳嗽、心悸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与肺栓塞的严重程度和病程进展有关。对于肺栓塞的诊断,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CT肺动脉造影等。CT肺动脉造影因其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而成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

  肺栓塞的治疗。抗凝治疗是肺栓塞的基础治疗,旨在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防止血栓的进一步发展和蔓延。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酯等)。抗凝治疗通常需要长期进行,以确保血栓的稳定并防止其复发。对于新鲜形成的血栓,溶栓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溶栓药物能够加速血栓的溶解,恢复血管的通畅性,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血栓的位置、大小以及患者的凝血功能等,综合考虑是否采用溶栓治疗。对于部分严重的肺栓塞患者,如血栓蔓延至下腔静脉等关键部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取栓术、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 T)、大腔导管抽吸术、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等。切开取栓术是通过手术直接取出阻塞血管的血栓,恢复血管的通畅性;PM T通过机械吸栓和(或)导管抽吸、快速清除血栓、开通闭塞静脉来缓解肺部症状;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则是在下腔静脉中植入一个过滤器,防止下肢深静脉或盆腔静脉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肺部导致肺栓塞或加重肺栓塞。

  肺栓塞的预防。保持适当的活动是关键。长时间卧床、久坐不动或长途旅行等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静脉血流缓慢,从而增加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这些不良习惯,适时进行腿部活动,如踝泵运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弹力袜是预防肺栓塞的另一种有效手段。通过挤压作用,弹力袜能够促进腿部静脉血液回流,减少静脉血液在腿部的淤积,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对于长时间卧床或久坐的患者,穿着弹力袜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针对存在血液高凝状态的患者,如恶性肿瘤、妊娠等,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改善血液状态,降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这些患者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抗凝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来预防血栓形成。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公众对肺栓塞的认识和了解,掌握其成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我们也呼吁广大医务工作者加强对肺栓塞的研究和诊治工作,提高肺栓塞的诊断率和治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