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娄星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李宁
腹股沟疝是一种在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笔者在平时工作中常常听到“小小的疝气,做个小手术就好了”“不痛不痒,没必要去做个手术”等一些对腹股沟疝这种疾病的“蔑视”。说实在的,腹股沟疝在多数情况下确实如大家想的那样“不痛不痒”,即便实施手术治疗,由于微创手术的普及,多数患者感觉并不会很痛苦,所以很多人对腹股沟疝这种疾病并不重视。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健康而言,往往是大家不以为然的情况,有时候却能造成大的麻烦甚至威胁生命。
近期,笔者收治了一位有腹股沟疝病史多年的老年患者。老人家属及老人自己都知道得了“疝气”多年,但一直以来都没有疼痛或者其他不适症状,休息时“疝气”也会自行消失,老人想替子女减少负担,也就一直未接受治疗。直到住院四天前,患者发现腹股沟处的包块在平卧休息时也一直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出现不想吃饭、腹胀、呕吐,腹股沟处的“疝气”疼痛。家属得知情况后,将老人送来就医。入院后检查发现老人的腹股沟疝造成了小肠的嵌顿,遂急诊手术,术中发现因嵌顿时间过长导致嵌顿肠管缺血。最终因为肠管缺血时间过长,肠管失去活力无法挽救而行缺血肠管切除吻合术。术后老人康复治疗9天后回家继续疗养康复。如果这位老人在疝未发生嵌顿前接受手术治疗,就能以较小的代价解决问题,但由于对疾病缺乏认知,不够重视,最后付出较大的代价。
其实,在笔者的临床工作中,这种因患者自己并不在意的“疝气”最终而导致肠坏死的病例屡见不鲜。那么,“疝气”为什么会导致肠坏死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疝气”。咱老百姓通常称的“疝气”,在医学上叫腹股沟疝。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肠管多见)通过腹壁上腹股沟区域(大腿与腹部的连接处)存在缺损,向体表有凸起的结构。腹壁缺损可以是先天的或后天形成的。其次,我们按腹股沟疝发生的解剖部位将其分为斜疝与直疝。其中以斜疝最为常见,占腹股沟疝的85%到95%。一般情况下,肠管凸出后常可自行回纳至腹腔,不会有明显不适症状。但当某些因素导致腹股沟疝嵌顿,如反复咳嗽、剧烈运动、持续的用力排便等情况,腹内压力突然性增高或者持续性增高,导致肠管被强行挤出疝环(腹壁缺口),疝环的弹性收缩将肠管卡住,肠管无法再回纳至腹腔。此时嵌顿的肠管会因为疝环的挤压而逐渐发生缺血(医学上称为肠绞窄),如不及时处理,将导致肠坏死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直疝发生嵌顿机会极少,而斜疝发生嵌顿机会较多。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腹股沟处出现包块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第一,在发现腹股沟处隆起或者包块时,我们应该及时就医,一般建议于小儿外科或者普通外科就诊。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后常能够初步判断,然后进行超声检查进一步确认(排除交通性鞘膜积液,隐睾等其他疾病)。第二,确诊之后,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给出建议。目前,成人腹股沟疝只有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才能获得痊愈,非手术方法无法治愈。一周岁以下的婴儿可暂不手术,在医生指导下用疝气带等保守治疗及观察,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有自愈可能;年老体弱或者身体状况不能承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行保守治疗及观察。第三,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是,任何情况下发现腹股沟疝无法回纳或者发生嵌顿(疼痛、哭闹不止、呕吐或肠梗阻等表现)均应立即就医处理,通过医生的手法复位或者急诊手术尽快解除嵌顿,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后果。最后,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能够让大家对腹股沟疝这种常见疾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不要再让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因此而受到不可避免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