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版 科普

重症胰腺炎为何会成为危及生命的“杀手”?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8月15日

  □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综合ICU 李湘成

  在重症医学领域,重症胰腺炎以其高死亡率、复杂病情和复杂治疗过程而著称,成为危及患者生命的“杀手”。

  重症胰腺炎的定义与发病机制。重症胰腺炎,顾名思义,是指胰腺炎病情发展到严重程度,经过常规治疗无好转,并出现器官功能衰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循环功能衰竭以及胰腺局部严重并发症(如胰腺坏死、严重感染、假性囊肿等)的情况。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是由于胰腺的腺泡破裂,导致消化酶溢出并引起胰腺自身的消化反应,进而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表现。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且凶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腹痛:中上腹持续性钻顶样疼痛,常向后背部放射,是胰腺炎最常见的症状。恶心与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不缓解。黄疸:多见于胆道感染、胆石症导致的胆总管梗阻,合并肝损害等情况。发热:体温多在38.1℃到39℃之间,发热不退或增高提示感染加重。低血压或休克:由于大量体液渗出和炎症反应,患者常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呼吸失常与意识改变:并发胰性脑病时,患者可出现反应迟钝、谵妄甚至昏迷。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便血,与胰腺坏死、感染有关。腹腔积液:合并腹腔积液时,腹水中淀粉酶升高。这些临床表现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预示着病情的危重和治疗的复杂性。

  重症胰腺炎的治疗难点。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是一个复杂且高风险的过程,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禁食与胃肠减压:减少胰液分泌,降低胰腺负担;大量补液:纠正组织缺氧,维持血容量和水电解质平衡;解痉止痛:禁用吗啡,避免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抑制胰腺分泌:使用抑制胰腺分泌的酶类药物;营养支持:通过静脉给予营养支持;抗生素应用:用于合并胰腺坏死和感染的患者。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用于肠道梗阻、胰腺脓肿、胰腺坏死合并感染等情况。手术目的是清除坏死组织,放置引流管,有时还需进行胃造瘘或空肠造瘘以支持后期肠内营养。然而,手术治疗本身也存在较高的风险,如术后感染、出血、瘘管形成等并发症。因此,在决定是否手术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手术风险及预后等因素。

  重症胰腺炎为何成为危及生命的“杀手”?重症胰腺炎之所以成为危及生命的“杀手”,主要原因在于其并发症的多样性和严重性。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胰腺炎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导致肺、肝、心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这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休克与低氧血症:由于大量体液渗出和炎症反应,患者常出现低血压和休克。同时,呼吸功能障碍导致低氧血症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进一步加重病情。感染与脓肿形成:胰腺坏死组织容易引发感染,形成脓肿,感染不仅加重病情,还可能导致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心脏并发症:重症胰腺炎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脏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心肌梗死和心源性休克。高死亡率:由于上述并发症的存在,重症胰腺炎的死亡率可高达30%到50%。这使得重症胰腺炎成为重症医学领域的一大挑战。

  重症胰腺炎的预防措施与应对策略。鉴于重症胰腺炎的严重性和高死亡率,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定期体检:对于有胆石症、高脂血症等胰腺炎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已存在的胆道疾病、高脂血症等原发病,应积极治疗以降低胰腺炎的发病风险。及时就医:一旦出现胰腺炎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等),应立即就医并接受规范治疗。

  重症胰腺炎是生命“杀手”。因此,深入了解其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难点,是有效预防、防治此类疾病,“自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