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版 看点

历城区多维施策筑牢“发热伴”防控坚实壁垒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8月15日

  本报讯 为加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以下简称“发热伴”)的防控工作,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对相关知识的熟知能力与临床诊疗水平,济南市历城区卫健局积极行动,多管齐下,全力保障群众健康。

  “发热伴”是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以发热、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患者病死率高,早期症状类似感冒,早期防控至关重要。因患者常首选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村卫生室就诊,为此,历城区卫健局组织乡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进行了“发热伴”专题培训,今年以来,共举办5期,参训人员达240余人次。培训从早期筛查、病例管理、科普宣传等多方面着手,着力增强“早预防、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意识,尽最大努力减少“发热伴”对群众的危害。

  同时,为每家卫生室印制了“发热伴”宣传画并张贴在诊室,时刻予以警示,持续增强基层医疗机构“发热伴”的知识储备,有效提高早期发现识别能力。

  鉴于“发热伴”主要发生在山区、丘陵地带这一特点,历城区卫健局设置港沟、彩石两个街道为“发热伴”早期筛查项目试点,为其免费提供“发热伴”IgM 早筛抗体检测试剂。对符合“发热伴”早期筛查病例定义的患者及时进行登记,并开展血常规、IgM 抗体检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转诊至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鲍山院区进一步诊治,做到关口前移,早诊早治,避免延误病情,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风险。此外,还做好患者的追踪随访管理,及时掌握病例救治及病情进展情况,同时给病例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实现病例发病后的全流程管理。

  今年以来,历城区卫健局深入村居开展科普讲座和面对面宣传累计10场,覆盖群众500余人次。通过这些努力,村民对“发热伴”的认知程度和就诊意识显著增强,出现疑似症状能主动就诊。乡村医生的早期识别能力也有所提升,发现疑似症状能够及时开展早筛查和转诊。截至7月底,共开展早筛12人,发现抗体检测阳性1人,后经省公卫鲍山院区核酸检测予以排除。

  历城区卫健局通过这些举措,为筑牢“发热伴”防控的坚实壁垒奠定了稳固基石,有效守护了群众的生命健康。

  (本报记者 王小飞 通讯员 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