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县中医医院 黄化
混合痔作为肛肠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中医认为,混合痔的成因复杂多样,其中“风伤肠络”与“湿热下注”是两种常见的辩证类型。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这两种类型的辨证特点及其护理策略,以期为混合痔患者提供科学的护理指导。
西医与中医对于混合痔理解的差异。混合痔又称里外痔,是直肠上下静脉丛共同曲张形成的静脉团块,具体表现为内痔和外痔在同一方位相互融合,跨越齿状线上下,形成一整体。混合痔发生后往往会引起患者肛周潮湿的增多,若长时间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肛周湿疹,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的症状和不适感还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西医认为混合痔与长期坐立、便秘、腹内压增高等因素有关,在治疗方法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如止血药、止痛药、消炎药等)、手术治疗(如痔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以及物理治疗(如红外线照射、微波治疗等)等手段。而中医认为混合痔的形成与风、湿、热、燥、气虚、血瘀等因素有关,如“风伤肠络”“湿热下注”等辨证类型。在治疗方法上,中医注重辨证施治,采用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旨在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风伤肠络型混合痔的辨证与护理。1.辨证特点: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风伤肠络型混合痔是指风邪侵袭肠道脉络,导致脉络受损而引起的病症,其特点主要包括起病急骤、肛门瘙痒、灼痛、异物感明显,以及可能伴有喷射状的出血。由于风邪善行数变,因此,此型混合痔的症状往往变化多端,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2.护理策略:针对风伤肠络型混合痔的护理策略包括多种方式,首先,患者应调整生活方式以减轻局部刺激,如每日便后温水清洗肛门、避免使用粗糙便纸,并减少久坐久蹲以缓解肛门压力;同时,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理,应保持饮食清淡,并多吃新鲜蔬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防加重肛门瘙痒和灼痛感;此外,对于风伤肠络型混合痔还可以辅以穴位按摩,如按摩足三里、承山等具有疏风通络作用的穴位,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肛门症状;患者还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服用消风散加减等中药方剂,以疏风通络、清热解毒、止血止痛,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湿热下注型混合痔的辨证与护理。1.辨证特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可高达80%,主要表现为肛门肿胀疼痛、大便带血或伴有脓血便、便黏腻不爽、舌苔黄厚、脉滑等症状。由于湿热之邪下注肠道,因此可能会导致肠道脉络受损,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2.护理策略:针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的护理策略,我们首先应注重调整生活方式,包括保持肛门干燥、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以减少摩擦等,避免潮湿环境滋生细菌以及紧身衣物对肛门的摩擦和压迫。同时,饮食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湿热症状。此外,提肛运动是一种有效的肛门锻炼方法,对于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尤为适用,通过提肛运动,可以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力量,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湿热之邪的排出。患者可以在深吸气时收缩并提肛门,随后在呼气时将肛门缓慢放松,一收一放为1次,每日晨起及睡前各做1遍,每遍做20—30次,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在药物治疗方面,应以清热利湿、止血止痛为主,患者可遵医嘱服用萆薢渗湿汤加减进行调理,例如,萆薢渗湿汤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排脓的功效,对于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中医辨证护理策略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混合痔的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信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穴位按摩、中药调理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本文能为混合痔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同时,也提醒患者及时就医,结合中西医优势,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