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县人民医院 朱赛兰
在分秒必争的生死较量中,掌握心肺复苏的相关技能,不仅是对专业医护人员的要求,更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本文将探讨“黄金四分钟”的定义与重要性,以及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带您成为生命之光的守护者。
黄金四分钟:生命的倒计时。心搏骤停会导致血液循环中断,使得全身各器官迅速陷入缺氧状态,而大脑作为人体最耗氧的器官,对缺氧极为敏感,据研究显示,当心跳停止四分钟后,患者的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即便后续成功恢复心跳,也可能留下严重的脑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因此,这四分钟就显得尤为关键,被形象地称为“黄金四分钟”,是生与死的分水岭。如果在这宝贵的四分钟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救助,就能为后续的专业医疗救治赢得宝贵时间,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心肺复苏:生命的重启键。从定义上来讲,心肺复苏(Cardiopu 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紧急处理措施,旨在通过人工方式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以保护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免受永久性损害,其核心内容包括胸外按压、打开气道及人工呼吸这三个部分,通常被人们简称为“CAB”。非专业人员在进行CPR时,虽然可能不具备专业医疗人员的技能和知识,但仍然可以采取一系列关键步骤来尽可能地帮助倒地昏迷且可能心搏骤停的患者。
首先,我们应检查周围环境,避免在危险或不稳定的地方进行救援。轻拍患者肩膀并对其进行大声呼唤,检查患者是否有反应;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以判断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触摸颈动脉,判断是否有心跳;若患者没有自主呼吸,不能触及颈动脉搏动,就可以认为患者处于心搏骤停状态,需要立即开始CPR。 C(Com p ressions),即胸外按压,是指通过有节奏地按压患者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模拟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心肺复苏中最关键、最有效的步骤。胸外按压的位置是患者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即两乳头连线中点,双手交叉重叠,十指相扣,掌跟紧贴胸壁皮肤,双臂绷直,双肩垂直向下按压,利用上半身的力量,随后以至少5cm的深度和100—120次/分钟的速率进行按压。A(Airw ay),即打开气道,以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无阻,以便氧气能够顺利进入肺部。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或假牙等,以防堵塞气道。我们可以采取 “仰头提颏法”打开患者气道,即用一只手的手掌放在患者的前额上,并用力向下按压,使患者的头部向后仰,同时,用另一只手向上抬起患者的下颌。 B(Breathing),即人工呼吸,是通过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向患者肺部吹气,帮助肺部扩张,使氧气进入血液的过程。对于成人来说,每次的建议吹气量约为500-600m L,吹气时间需持续1秒,观察到胸廓抬起即表示有效。此外,推荐按压与呼吸的比例为30:2,即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守护生命的注意事项。在进行CPR的过程中,首先,保持冷静,确认周围环境安全是CPR操作中的首要原则。在紧急情况下,清晰的头脑有助于你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操作,以免因慌乱而导致救援的失误或延误。同时,在CPR过程中,我们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进行持续高效的按压,并与急救人员保持联系,等待专业急救人员的到来。CPR的效果可能不是立即显现的,因此不要轻易放弃,即使患者看起来没有反应,也可能在持续CPR下逐渐恢复生命体征。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来进行救助,AED是CPR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能够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电击除颤,并给出明确的指示。因此,在AED到达现场的情况下,我们应迅速而准确地按照其指示进行操作,尽早除颤,从而进一步提高复苏成功率。
在“黄金四分钟”的紧张与迫切中,我们不仅是在与时间赛跑,更是在与死神较量。CPR作为这场较量中的有力武器,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坚持,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成为那道守护生命的光芒,让爱与希望永远照亮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