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县人民医院 陈源勇
颅内动脉瘤这一潜藏于大脑深处的“隐形杀手”,以其高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了解颅内动脉瘤的成因、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对于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减少疾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详细阐述颅内动脉瘤的相关知识及防治秘籍。
颅内动脉瘤的认知。颅内动脉瘤好发于脑底大动脉环的动脉分叉和主干的分支处,这些区域正是脑血管中受到最大血液冲击的部位,因此更易受损。一旦颅内动脉瘤破裂,往往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这是一种极为凶险的脑血管意外,死亡率高达30%-50%,即使幸存,也可能留下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因此,提高对颅内动脉瘤的认识至关重要。
颅内动脉瘤的成因。颅内动脉瘤的成因尚未完全明了,但多数学者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1.先天性因素:脑动脉管壁的先天性缺陷,如内弹力板及中层发育不良,是动脉瘤形成的重要基础。2.后天性因素:包括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感染、外伤等。这些因素可导致动脉壁损伤,进而形成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的症状。颅内动脉瘤在未破裂时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头痛、头晕等。然而,一旦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将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偏瘫甚至癫痫等症状,病情极为凶险。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临床查体以及辅助检查。辅助检查中,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可清晰观察到动脉瘤的形态、大小及位置。此外,CTA(CT血管造影)和M RA(磁共振血管造影)也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但诊断效果略逊于DSA。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1.非手术治疗:主要用于预防再出血和控制动脉痉挛,适用于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诊断不明确需进一步检查或患者拒绝手术等情况。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开颅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两大类。3.开颅手术:包括动脉瘤颈夹闭或结扎术、动脉瘤孤立术等,需要打开颅骨直接处理动脉瘤。开颅夹闭动脉瘤仍是首选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合并颅内血肿或脑积水的患者。4.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动脉瘤栓塞术、血管成形术等,是通过血管介入技术将栓塞材料或支架置入动脉瘤内以达到治疗目的。血管内治疗创伤小,适用于临床症状较重、动脉瘤位置复杂以及颅后窝窄颈动脉瘤、直径超过10mm的颅内大型动脉瘤、有出血危险的小型动脉瘤、手术难度高或患者不能耐受手术的动脉瘤等。特别是对于那些位于重要功能位置,如海绵窦下的颈内动脉、开颅易损伤旁支的后循环脑干的动脉瘤,介入治疗因其微创性而更具优势。
颅内动脉瘤的预防措施。颅内动脉瘤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将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血管损伤的风险。2.均衡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盐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的比例,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3.戒烟限酒: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增加动脉瘤形成的风险;过量饮酒也会对血管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戒烟限酒,保护血管健康。4.适度运动:保持每周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降低动脉瘤的风险。5.减轻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激素失衡,影响血管健康。可以通过冥想、瑜伽、旅游等方式放松身心,减轻压力。6.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期熬夜,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7.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家族病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头颅血管的影像学检查,如头颅M RA或CTA,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动脉瘤并及时治疗。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瘤虽然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但通过了解其成因、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其发生风险并改善预后。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加强健康管理和定期体检是预防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同时,对于已经确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