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经开医院 高捷
高热惊厥,又称为热性惊厥(FS),是儿童惊厥常见原因,多见于6月龄到5岁。FS发生在热程中(肛温≥38.5℃,腋温≥38℃),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通常发生在发热24h内,若发热≥3d才出现惊厥,应查找其他原因。部分FS患儿发作前监护人可能未察觉到发热,临床上应避免误诊为癫痫。本病特点为突发性、应急性、易复发,高热惊厥因神经系统不成熟,易致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热性惊厥分单纯型和复杂型。单纯型症状短暂,<15m in,一次发作,无异常体征,表现包括意识丧失、牙关紧咬等,预后良好。复杂型需排除其他疾病,持续时间≥15m in或多次发作,可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如局灶性抽搐、呼吸心跳暂停等。那么,小朋友在家中发生高热惊厥的时候需要怎么处理?什么时候需要紧急就医呢?
大多数热性惊厥呈短暂发作,持续时间1到3m in,不必急于使用止惊药物。
防止坠床注意安全。惊厥发作时即刻松开衣领,取侧卧位或者平卧位,将宝宝置于通风处仰卧平躺,松解衣裤,不可以捂汗退热。在惊厥发作时不可以用力摇晃宝宝,不能强行限制其抖动以免骨折或脱臼。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宝宝的头侧向一边,防止有呕吐物呛入气道,及时用纸巾或毛巾擦去鼻、嘴内的分泌物,以防呕吐物的误吸、舌后坠导致的窒息。千万不要给小孩子服用药物或者喂食,因为惊厥时进食容易窒息。
物理降温。温水擦浴方法。用32℃到34℃左右的温水擦拭患儿的全身皮肤。在腋窝、腹股沟等处,可停留多擦拭,以增加散热。出疹的患儿发热不要用温水擦浴降温。头部冷敷法。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敷在患儿的前额部,每5分钟到10分钟更换1次。物理降温后30分钟复测体温,观察体温变化。
药物降温(在惊厥缓解后使用)。家长在家中可常备退热药,发现患儿体温达38.5℃以上即可口服退热药,使用退热药时如患儿将药吐出,要补服适当剂量。退热栓剂在腹泻时不宜选用。有过高热惊厥史的患儿体温在38.0℃左右即可服退热药,并及时送往医院。用药30m in后测量体温,出汗后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补充水分。退热后体温还有可能再次上升,体温再次上升4小时后可重复口服退热药,但每天不超过4次。
既往有单纯性热性惊厥病史的患儿或年龄>18月龄首次单纯性热性惊厥发作者,发热病因明确且临床症状及体征平稳,则无需住院治疗,但应告知家长仍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下情况需留院或住院观察:一是有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或异常体征者;二是首次发作年龄<18月龄尤其是已使用抗生素治疗者;三是热性惊厥的感染原因不明或感染较为严重者;四是复杂性热性惊厥或惊厥持续状态的患儿,后续病情变化可能较复杂,建议住院观察;五是对于无明确家族史者建议住院观察以明确病因。
如果小朋友曾经有惊厥的病史,需要怎么处理呢?
观察体温: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率很高,年龄越小复发率越高,尤其是1岁以内的宝宝。所以,对于有过高热惊厥史宝宝的父母,一定要及时注意宝宝的体温,如有发热及时降温或前往就医、预防高热惊厥。
触摸手脚:一般情况下宝宝高烧时,身体的任何部位应该都是比较热的。但如果发现宝宝处于高热状态时手脚仍然冰凉,预示宝宝可能会出现高热惊厥的症状。
观察身体局部抽动:发热的宝宝睡觉时出现小范围的手脚抽动,就要格外注意了。这种症状也是高热惊厥的征兆之一。若是宝宝的抽动时间超过半个小时,或者连续发生多次抽动的症状,就要立刻送宝宝去医院接受治疗。
异常安静:由于高热惊厥会导致宝宝意识模糊不清,若家长发现宝宝在患病后不哭不闹,只是身体烫、爱睡觉时,不仅要及时退烧处理,还要送去医院接受治疗。
总之,孩子突发高热惊厥,不必过于担心,在发作时可用手机拍下视频提供医生参考。按照上述情况分析判断适时紧急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