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版 科普

小创面隐藏“大危机”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8月01日

  □深圳市人民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 陈惠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小的磕磕碰碰,比如切菜时不小心割破手指、走路时被尖锐物划伤,或是做家务时被鱼刺扎伤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伤口,往往不会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甚至很多人会选择自行处理或置之不理。然而,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创面,有时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危机。本文将带您了解小创面背后可能潜藏的大问题,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

  哪些小创面容易引发大问题?深而窄的伤口:这类伤口由于创面小、深度大,容易形成厌氧环境,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特别是当伤口被泥土、铁锈等污染物沾染时,更容易引发感染。因此,对于这类伤口,我们需要特别警惕,及时清洁和消毒,必要时就医处理。污染严重的伤口:如果伤口沾染了泥土、粪便、痰液等严重污染物,不仅增加了细菌感染的风险,还可能引入破伤风梭菌等致病菌。这类伤口需要彻底清洁和消毒,并及时就医,以防止感染扩散和引发更严重的问题。位于关键部位的伤口:一些位于关键部位的伤口,如面部、手部、关节等,虽然可能只是小创面,但由于其位置特殊,容易引发大问题。例如,面部伤口可能影响美观和功能;手部伤口可能影响手部活动和功能;关节伤口则可能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和疼痛。免疫力低下人群的伤口: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其机体免疫力较低,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即使是轻微的小伤口,也可能迅速恶化,引发严重后果。

  小创面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感染风险增加:小创面为细菌提供了入侵人体的机会。如果伤口没有得到及时的清洁和消毒,细菌会大量繁殖,引发组织炎症,导致伤口感染。感染不仅会使伤口愈合时间延长,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如红肿、疼痛、发热,甚至可能出现流脓现象。如果感染进一步加重,细菌可能入血并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引发败血症等严重疾病,危及生命安全。愈合时间延长:处理不当的小创面容易附着硬痂,阻碍新生表皮细胞的移动,从而延长伤口愈合时间。此外,包扎过紧也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减少伤口接触氧气的机会,进一步延缓愈合过程。同时,频繁换药也会破坏刚刚长好的组织,增加瘢痕形成的风险。疤痕增生:如果伤口处理不当,如过度刺激或感染,可能会导致疤痕增生。疤痕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对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在关节部位的疤痕,可能会限制关节活动。并发症风险:对于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的患者,小创面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而引发下肢水肿、皮肤营养性改变,甚至形成慢性溃疡。

  如何预防小创面引发的大问题?及时清洁消毒:对于任何开放性伤口,第一时间进行清洁和消毒至关重要。可以使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去除表面的污染物,然后用碘伏或酒精进行消毒。注意,不要用纸巾、布料等随意包扎伤口,以免加重感染。注射破伤风疫苗:通过接种破伤风疫苗,人体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长期免受破伤风梭菌的感染。对于成人来说,如果未完成全程免疫或免疫史不详,面对低风险伤口时,应先做好伤口清洁,然后补种破伤风疫苗;若伤口污染严重,则需在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避免自行处理复杂伤口:对于较深、较窄或污染严重的伤口,应避免自行处理。这些伤口往往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清创、缝合等治疗,降低感染风险。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更要遵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以降低感染风险。

  小创面,大问题,并非危言耸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因为伤口小而掉以轻心,忽视了对它们的妥善处理。每一个小创面都可能是健康危机的起点,因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给予它们足够的重视和恰当的护理。通过及时清洁消毒、避免自行处理复杂伤口、增强免疫力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小创面引发大问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