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版 科普

“躺平”不“躺枪”:压疮防治知识全在这儿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8月01日

  □深圳市人民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 黄亚

  “躺平”成为许多年轻人热议的话题。它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对高强度竞争环境下的自我反思与选择。然而,在享受“躺平”带来的心灵宁静时,我们也需要警惕一个潜在的健康问题——压疮。本文将带您了解如何在“躺平”的同时避免“躺枪”,全面掌握压疮防治知识。

  压疮的概述。压疮医学上称为褥疮或压力性损伤,是一种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对于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的人群来说,压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压疮好发于骨骼突出部位,如臀部、尾骨、脚踝等,这些部位由于长期承受身体重量,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容易成为压疮的高发区。

  压疮的分级与表现。Ⅰ期:也称为淤血红润期,局部皮肤较完整,出现界限清楚的红色斑块,压之不褪色,皮肤温度可能升高或降低,常伴有疼痛、麻木等感觉。Ⅱ期:也称为炎性浸润期,压疮程度加深,皮肤可变为紫色,表层出现水疱、肿胀等,皮下组织产生硬结,疼痛感加重。Ⅲ期:也称为浅度溃疡期,伤口可达皮肤深层并累及脂肪层,水疱可破裂或溃烂,但骨骼、肌腱或肌肉尚未暴露。若出现感染,可能会有脓液,皮肤组织坏死后可形成溃疡。Ⅳ期:也称为深度溃疡期,伤口深到可看见骨骼、肌腱或肌肉,部分伤口底部伴有腐肉或焦痂,皮肤可变为黑色并伴有臭味,脓性分泌物增多。此期可能并发脓毒血症、菌血症、骨髓炎等,出现高热、寒战及病变组织流脓等症状。不可分期压疮:损伤累及全层皮肤组织,伤口底部被病变的腐肉、焦痂覆盖,无法明确病变的深度。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皮肤深层组织暴露,皮肤表面可能有坏死、硬结、糜烂、疼痛等,皮肤温度升高或降低,伴有水疱等。

  压疮的预防策略。定时变换体位: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时变换体位,一般每2小时就需要翻身一次。使用交替式充气床垫可适当延长翻身时间,但不宜超过4小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衣物等应保持平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皮肤,特别是大小便污染后要及时清洗。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平躺时适当抬高床头,但角度不宜超过30°,以免因重力作用产生剪切力。使用轮椅时,应加垫海绵垫,并定时抬起身体,减少摩擦。均衡营养:良好的营养状况是预防压疮的重要因素。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增强皮肤抵抗力。定期检查皮肤:家属或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特别是骨骼突出部位,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压疮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敷料:使用湿性愈合敷料保护创面,促进渗液吸收,防止感染。祛腐生肌药物:如龙珠软膏、三黄乳香油等,具有保护创面、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腐生肌的作用。生长因子:将生长因子应用于创面,可激活创面修复相关因子,介导创面修复。外用杀菌剂:当伤口出现感染症状时,可使用碘化物、银化物等外用杀菌剂进行清洁和消毒。止痛药: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疼痛。抗生素:当伤口继发感染,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时,需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物理治疗。光疗:利用半导体激光、红外光等光疗方法,促进创面血液循环,加速愈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通过负压作用将创面渗出物、坏死组织和细菌等引流排出,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愈合。手术治疗。清创术:对于坏死组织较多的压疮,需进行清创术,通过手术器械、高压水流喷射、超声波等方法清除坏死组织,促进愈合。皮肤修复术:严重的压疮可能无法自行愈合,需通过皮肤修复术封闭伤口。手术方法包括皮瓣修复、植皮、拉拢缝合等,将健康皮肤组织植入患处,促进愈合。中医治疗:根据中医理论,压疮患者多体虚无力,受压部位气虚血瘀、肌肤失养。初期应采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药物,后期则采用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的药物。如黄芪注射液外用湿敷、云南白药局部涂敷等,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