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版 科普

重症监护的病人为什么要镇痛镇静呢?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8月01日

  □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 王艳梅

  谈到重症监护室(ICU),大家就会想到里面的各种仪器、病人身上的各种管路,看着都觉得难受。而绝大多数的ICU患者都需要镇痛镇静,那么,很多人都会感到疑惑,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什么是镇痛镇静?镇痛镇静治疗是用药物帮助病人睡眠,消除疼痛,减轻焦虑和躁动。

  为什么要镇痛镇静?在ICU的病人以为自己得了重病会无助和害怕,因此医生在抢救病人和为病人治疗时会利用镇痛镇静减轻病人的痛苦与恐惧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疼痛。疼痛是因躯体损伤或炎症刺激,或因情感痛苦而产生的一种不适的躯体感觉和精神体验。其来源包括原发疾病、手术、创伤、烧伤、癌性疼痛及翻身、吸痰、气管插管、伤口护理等相关操作,长时间制动,炎症反应等因素。疼痛导致机体应激、器官做功负荷增加、睡眠缺乏和代谢改变,进而出现疲劳和定向力障碍,导致心动过速、组织氧耗增加、呼吸功能障碍等。焦虑。焦虑是一种强烈的忧虑、不确定或恐惧状态。其特征包括躯体病症,如心慌、出汗和紧张感。ICU患者焦虑的原因包括以下几项。病房环境:灯光长明,昼夜不分,各种噪声(机器声、报警声、呼喊声等);对自己疾病和生命的担忧;频繁的监测、治疗、翻身、拍背;各种疼痛;原发疾病本身的损害;对诊断和治疗措施的不了解与恐惧;对家人和亲朋的思念等。减轻焦虑的方法包括保持患者舒适、提供充分镇痛、完善环境和使用镇静药物等。躁动。躁动是一种伴有不停动作的易激惹状态,或是一种伴随着挣扎动作的极度焦虑状态。引起焦虑的原因均可以导致躁动。另外,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休克、低氧血症、低血糖、酒精以及其他药物的戒断反应、机械通气不同步等,也是引起躁动的常见原因。研究显示最易使重症患者焦虑、躁动的原因依次为:疼痛、失眠、经鼻或经口腔的各种插管、失去支配自身能力的恐惧感,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各种管道限制等。躁动可导致患者与呼吸机对抗,耗氧量增加,意外拔除身上各种装置和导管,甚至危及生命。睡眠障碍。睡眠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生理过程,睡眠障碍可能会延缓组织修复、降低细胞免疫功能。睡眠障碍的类型包括:失眠、过度睡眠和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等。失眠在ICU患者中极为常见,使得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惧,甚至躁动,延缓疾病的恢复。

  镇痛镇静的意义。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疼痛及躯体不适感,减少不良刺激及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帮助和改善患者睡眠,诱导遗忘,减少或消除患者对其在ICU治疗期间病痛的记忆。减轻或消除患者焦虑、躁动,甚至谵妄,防止患者的无意识行为干扰治疗,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减轻器官应激负荷,保护器官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从而减轻强烈病理因素所造成的损伤,为器官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创造条件。我们在抢救生命的过程中,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与恐惧感,使患者不感知、不注意、不记忆,或者使其遗忘在病情危重阶段的各种痛苦,防止这些痛苦及其所引发的焦虑和躁动增加各器官的代谢负担,加重患者的病情,或影响其接受治疗。因此,镇痛和镇静才会作为ICU内患者的常规治疗。

  镇痛镇静的安全性。这是很多病人及家属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其实,每一位ICU的医护人员对于镇痛镇静的病人都有相应的安全性保障。首先,在药物的选择方面,每一种镇痛镇静药物都各有特点,医生对病人所需要镇痛镇静的程度以及药物的起效速度、作用强弱、苏醒时间以及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等,选择最合适的药物,确保镇痛镇静程度适中。在此基础上,医护人员会定时对病人进行唤醒,对病人的神志、精神状态进行评估,随时调整镇痛镇静治疗方式。

  对于ICU的患者来说,适当的镇痛镇静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增加他们的舒适,帮助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