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内科病区 秦文文
夏日炎炎,高温不仅让人汗流浃背,更隐藏着一种潜在的生命威胁——中暑。中暑并非仅仅是一时的不适,它严重时可以致命。了解中暑的危险性并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在关键时刻或许能挽救一条生命。
中暑的定义。中暑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失衡,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出现一系列严重症状。中暑并非只是“热得难受”那么简单,它可以迅速恶化,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个器官,甚至导致死亡。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此时体温可能正常或略有升高,如能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轻症中暑:患者体温高于38℃、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处理及时,数小时内可恢复。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热射病是最危险的一种,表现为高热(体温>40℃)、皮肤干燥无汗、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昏迷,死亡率极高。
为什么中暑会致命。神经系统:高温可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脑水肿,危及生命。心血管系统:高温使心跳加速,增加心脏负担。同时,由于出汗过多,体液和电解质失衡,可能导致低血压、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呼吸系统:高温环境下,呼吸频率加快,可能导致呼吸肌疲劳,严重时出现呼吸衰竭。肾脏:高温和脱水可导致肾脏负担加重,出现肾功能损害,甚至引发肾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在严重中暑的情况下,多个器官系统可能同时受损,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这是中暑致死的主要原因。
中暑的急救措施。迅速转移:一旦发现有人中暑,首先要迅速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远离高温环境。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转移到有空调或风扇的房间内。降温处理:可以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中暑者的额头、颈部、腋窝和大腿根部,帮助迅速散热。同时,可以给中暑者喝一些含盐的清凉饮料或清水,但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引起呕吐或水中毒。松开衣物:中暑者可能会出现高热和出汗过多的情况,此时应迅速松开其衣物,特别是领口、袖口和裤腰,以促进散热和呼吸顺畅。呼叫急救:如果中暑者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严重症状,或者经过初步处理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将中暑者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不要盲目用药:在中暑急救过程中,切忌盲目给中暑者服用退烧药或其他药物。这些药物可能会加重中暑者的病情或引发其他不良反应。正确的做法是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并告知他们中暑者的症状和已经采取的急救措施。
如何预防中暑。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在高温高湿的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如果必须外出,应选择清晨或傍晚时分,并尽量缩短户外活动时间。做好防晒措施:外出时佩戴遮阳帽和太阳镜,条件允许时适当涂抹防晒霜,以减少阳光直射和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及时补充水分:在高温天气下,人体出汗增多,容易脱水。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同时,可以适量补充一些含盐的清凉饮料,以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穿着合适的衣物:选择轻薄、透气的衣物,避免穿着紧身或厚重的衣物,以免影响散热。关注身体状况:在高温天气下,要特别关注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中暑先兆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补充水分和盐分。使用降温设备:在高温天气下,可以使用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来降低室内温度,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中暑虽然是在夏季最常见的一种健康问题,看似平常,却隐藏着巨大的危险,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然而,只要我们提高警惕,时刻注意防暑降温,学会并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就能在关键时刻迅速应对,有效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