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医院感染内科 何颖军
在日常生活中,发热是一种常见的身体反应,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难免会遇到。然而,对于发热,很多人却存在着诸多误解和不当的处理方式。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关于发热的常识,帮助大家更加科学地认识和应对这一常见症状。
什么是发热?发热是指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现象。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一般来说,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正常体温大致在36℃到37℃。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测量部位的不同,这个范围可能会有所波动。当身体受到感染、炎症或其他刺激时,体温调节中枢会发出信号,使身体产生更多的热量,或者减少热量的散失,从而导致体温升高。这就是发热的基本机制。
发热的原因有哪些?感染性发热:当身体受到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感染时,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其中之一就是升高体温,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这种发热通常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流涕、喉咙痛、腹泻等,具体症状取决于感染的部位和病原体。非感染性发热:除了感染,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可以导致发热。例如,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肿瘤、血液病、内分泌疾病(如甲亢)、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出血、脑震荡等)以及某些药物反应都可能引起发热。此外,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剧烈运动后也可能导致体温升高。
如何正确测量体温?口腔测温:将体温计放在舌头下方,紧闭嘴唇,等待3分钟直到体温计发出提示音。这种方法适用于成人和能够配合的儿童。腋下测温:将体温计放在腋窝下,夹紧手臂,等待7到10分钟直到体温计发出提示音。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人群,尤其是婴幼儿。直肠测温:将体温计插入直肠约1到2厘米,等待3到5分钟直到体温计发出提示音。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婴幼儿,因为他们的直肠温度更能准确反映核心体温。耳温枪和额温枪:这两种方法都是非接触式的,通过测量耳朵或额头的温度来估算体温。它们方便快捷,但准确度可能略低于传统方法。
发热时需要立即就医吗?观察症状:如果除了发热外,还伴有其他症状,如剧烈头痛、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持续呕吐、胸痛等,应立即就医。考虑年龄:婴幼儿和老年人的发热更容易引发严重问题,因此这两个年龄段的人群在发热时更应及时就医。观察发热持续时间和体温高度:如果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如超过3天),或者体温非常高(如超过39℃),也建议及时就医。考虑既往病史:如果有慢性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史,发热时可能更容易引发并发症,因此也应及时就医。
如何科学处理发热?保持舒适:穿着轻便、透气的衣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补充水分:发热时身体容易出汗,导致水分流失。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适当用药:如果体温过高或持续不退,可以考虑使用退烧药。但应注意,退烧药只是暂时降低体温,并不能治疗根本原因。因此,在使用退烧药的同时,还应针对发热的原因进行治疗。物理降温:对于高热患者,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湿毛巾敷额头、用温水擦浴等。但应注意,物理降温只是暂时措施,不能替代医疗治疗。注意休息:发热时身体需要更多的休息来恢复体力。因此,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了解了发热的常识,知道了发热其实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处理和应对发热。遇到发热时,不要慌张,先观察症状,再决定是否需要看医生。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发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