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版 科普

感染了HPV病毒一定会得宫颈癌吗?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8月01日

  □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李果平

  宫颈癌是出现在子宫颈部位的癌症,一般是由于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造成,早期症状不明显,难以检测到,因此容易被患者忽视。多是在晚期出现阴道出血症状之后才发现,此时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因此临床建议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强调对于癌前病变的管理。目前来说,HPV造成的宫颈癌发生率很高,但感染HPV就一定会得宫颈癌吗?很多人对此并不知晓,因此对于宫颈癌的管理带来一定阻碍。以下我们主要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简单分析,为宫颈癌防治提供参考。

  HPV病毒是什么?HPV病毒即人乳头状瘤病毒,可以引发个体皮肤和黏膜出现多种良性瘤或疣问题,其中部分存在一定癌变风险。目前临床分析发现,HPV有100多个亚型,其中超过14个亚型可以诱发宫颈癌或其他癌症,尤其是16和18亚型最为常见。HPV病毒属于球形DNA病毒,存在比较广泛,而且人是唯一宿主,抵抗力较好,耐干燥能力强,所以可以长期保存。而如果个体感染HPV病毒之后,可能引发各种疣或者肿瘤疾病,比如扁平疣、尖锐湿疣、宫颈癌、外阴癌等,所以并不一定都会发生宫颈癌。

  宫颈癌是什么?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因为无症状带病,发现都比较晚,造成的死亡率较高,带来的健康威胁非常大。值得全社会,特别是女性注意。宫颈癌主要是HPV感染引起,通过定期筛查和注射疫苗能够实现对其的有效预防。同时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宫颈癌的存在,早期进行治疗干预,有较高的治愈率,预后也一般较好。因为免费筛查以及疫苗注射措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降低,但平均发病年龄也在降低,表现出年轻化趋势,其中,35到65岁女性属于宫颈癌的高峰年龄段。临床研究显示,通过对HPV病毒常见亚型的预防,可以有效控制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对此国家推荐女性接种HPV疫苗,可以减少宫颈癌的发生,保证妇女的健康。尤其是对于高危妇女,接种HPV疫苗后,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如何确定是否发生宫颈癌?确定是否发生宫颈癌,并非仅凭HPV感染这一单一因素。HPV感染只是宫颈癌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但感染了HPV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患上宫颈癌。要准确判断,首先需要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这是对宫颈健康状况的初步评估。然而,真正的确诊依赖于后续的宫颈组织检查,通过病理分析来确定是否存在癌细胞。因此,单纯依赖HPV感染结果来判断是否患上宫颈癌是片面的。值得注意的是,HPV感染在女性中相当普遍,其可能由免疫力下降或性交传播引起。所以,尽管HPV感染增加了患宫颈癌的风险,但必须经过专业的医学检查,才能准确判断是否真正发生了宫颈癌。

  如何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因为宫颈癌对于女性的健康威胁很大,所以国家推荐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癌免费筛查,并鼓励女性在合适的年龄中接种HPV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其发生。比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属于常见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操作简单,出结果也较快,相对来说有更高的准确度和敏感度。临床建议选择HPV和TCT等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检测方式,可以提高对宫颈癌的检出率以及诊断准确性,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这对于宫颈癌病变的预防和控制有积极意义。对于高危妇女来说,感染HPV病毒与宫颈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因此卫生部门不仅要关注对宫颈癌的筛查,还需要做好对宫颈癌的预防工作,尽量减少其发生率,维护女性健康。而随着疫苗技术的进步,HPV疫苗效价不断提高,所适应的覆盖人群日益广泛,预防效果也更好。当前来说,HPV疫苗的接种工作已经覆盖到社区单位,基本每个社区都有安排专门负责疫苗接种的团队,随时发布疫苗到货信息,女性可以预约接种,方便快捷。HPV疫苗适用于9到45岁的健康女性和男性接种,确定不存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恶性疾病等问题后允许接种;低于9岁、超过45岁的女性不宜接种,患有全身急性炎症、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器质性功能不全等问题的不能接种。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HPV感染以及宫颈癌的相关问题,从而可以主动接种HPV疫苗,预防宫颈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