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版 科普

哪些内分泌疾病会导致失眠?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8月01日

  □桂林市人民医院 姚晓燕

  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每个人都极为关键。然而有些人尽管感到身体乏累,但躺在床上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即便幸运地进入了梦乡,却又在深夜突然醒来,之后再也无法重返梦境。这些困扰,很可能与我们的内分泌系统紧密相连。那么,内分泌系统究竟是如何对我们的睡眠产生影响的呢?又有哪些内分泌相关的疾病会潜在地引发失眠问题呢?

  内分泌系统与失眠的紧密关系。失眠不仅是指无法入睡,还包括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中易醒等。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我们恢复体力、提高免疫力,对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益处。当我们的内分泌系统出现问题时,失眠就可能成为一个难以逃避的问题。内分泌系统是我们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它通过分泌各种激素来调节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些激素对我们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免疫系统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当某些激素的分泌出现异常时,就可能导致我们的睡眠周期发生紊乱,从而引发失眠。

  导致失眠的内分泌疾病及其成因。首先,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个常见的导致失眠的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意味着甲状腺分泌了过多的甲状腺激素。这些激素会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导致人们出现心慌、焦虑、易激动等症状,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从而难以入睡或保持深度睡眠。其次,糖尿病也可能导致失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往往不稳定,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夜间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情况。这些血糖波动可能引发夜间尿频、口渴等症状,从而影响睡眠。此外,长期的糖尿病还可能导致血管和神经损伤,引发疼痛或不适感,进一步干扰睡眠。再者,更年期综合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导致失眠的因素。更年期时,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导致潮热、盗汗、情绪波动等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不仅会影响女性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严重干扰她们的睡眠。

  如何应对由内分泌疾病引起的失眠。面对由内分泌疾病导致的失眠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医生会根据不同的疾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放射治疗等手段。只有有效控制原发病的进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失眠症状。除了专业治疗,我们还需要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维持一个规律的睡眠时间表对于提升睡眠质量至关重要。我们应努力每天在相同的时间上床休息并起床,这样有助于调整我们的生物钟,优化睡眠质量。同时,营造一个宁静、惬意的睡眠环境也不容忽视。选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调整适宜的室温和光线,都是提升睡眠舒适度,改善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睡前放松身心同样是缓解失眠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尝试进行深呼吸练习、瑜伽或冥想等放松活动,以减轻压力和焦虑感。此外,应避免在睡前参与刺激性活动,如观看恐怖电影或玩电子游戏,这样有助于降低大脑的兴奋度,从而更容易入睡。调整生活方式也十分重要。我们应保持适度的运动量,因为运动有助于消耗多余能量,进而促进更好的睡眠。但需注意,运动应在白天进行,避免睡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入睡。同时,保持均衡的饮食也非常关键。我们应减少咖啡因、糖分和酒精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并确保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支持身体的正常运作。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改善由内分泌疾病引起的失眠问题。

  失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可能与我们的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通过了解可能导致失眠的内分泌疾病及其成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并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记住,良好的睡眠质量是我们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睡眠质量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改善它吧!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本文提供了一些关于内分泌疾病与失眠关系的科普知识以及改善建议,但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如果您长期遭受失眠困扰或怀疑自己患有内分泌疾病,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