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版 科普

蛋白尿:肾脏健康的无声警告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8月01日

  □灵山县人民医院 梁高远

  蛋白尿,一种肾脏健康的无声警告,悄然无声地提示着我们肾脏可能存在的问题。正常情况下,肾脏中的肾小球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形成原尿,随后通过肾小管重吸收有益的物质,剩下的则形成尿液排出体外。然而,当这个过程出现异常时,就可能导致蛋白尿的产生。

  蛋白尿产生的原因。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对肾脏的损害,药物或毒物的慢性中毒,以及遗传性肾病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肾小球或肾小管的功能异常,从而引发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是蛋白尿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一旦受到影响,原本不能透过肾小球的蛋白质就会进入原尿,而肾小管对这些蛋白质的重吸收功能又有限,于是蛋白质就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形成蛋白尿。肾小管重吸收障碍也是蛋白尿的重要原因。如果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受损,那么原本应该被重新吸收的物质,包括蛋白质,就会流失,进而导致蛋白尿。

  蛋白尿的治疗方法。蛋白尿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中医调理。在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减轻蛋白尿症状,并减缓肾脏病程的发展。在蛋白尿的治疗方法探索中,药物治疗占据了核心地位。针对不同类型的蛋白尿,医生可能会开具以下几种药物。针对肾小球性蛋白尿,ACE抑制剂和ARBs是常见选择。这些药物通过降低血压,减轻肾脏负担,有助于减少蛋白尿。例如,卡托普利和洛萨坦等药物,它们不仅有助于控制蛋白尿,还能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脏病的进展。对于肾小管性蛋白尿,磷酸odiesterase-5(PDE5)抑制剂如西地那非可能被推荐。这种药物能够调节肾小管对蛋白的重吸收,降低蛋白尿水平。在治疗混合型蛋白尿时,可能会联合使用多种药物。例如,同时使用ACEI抑制剂和PDE5抑制剂,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一些难治性蛋白尿病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尽管这些药物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但在控制蛋白尿和缓解症状方面,它们仍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定期检查肾功能和监测药物副作用,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医调理方面,蛋白尿在中医中被认为是肾虚的表现,治疗上多采用温补脾肾、利水消肿的方法。常用的中药有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能够有效地改善肾虚引起的蛋白尿症状。同时,中医还注重日常饮食的调理,建议多摄入有益肾脏健康的食物,如枸杞、黑芝麻、黑豆等。

  避免蛋白尿产生的预防策略。生活方式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膳食对于控制蛋白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尽量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糖的摄入,而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多喝水也可以帮助稀释尿液,减少蛋白尿的风险。患者应该减少摄入高蛋白食物,如肉类、豆类等,避免过多的盐分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饮食的均衡。适量运动也是非药物治疗的重要环节。心理状态的调整也不容忽视。长期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可能会对肾脏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适量运动对于保持肾脏健康也很重要。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或骑自行车,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帮助减少蛋白尿的风险。同时,适量的运动也可以帮助控制体重,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减轻肾脏负担。

  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肾脏问题。一般来说,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如果有家族史或者其他风险因素,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检查。通过体检,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蛋白尿等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综上所述,蛋白尿的出现是肾脏健康出问题的无声警告。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法,患者应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咨询,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