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版 科普

不必谈“辐”色变!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8月01日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 潘世荣

  在门诊检查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提问:“医生,这个检查项目是不是有辐射呀?”“辐射会不会让我的病情加重呀?”……这些疑问主要是由于人们对于影像学检查的不了解导致的,因此很多病人会比较排斥影像学的检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于影像学检查的相关知识。

  辐射的危害有哪些?辐射对于人体产生的危害主要包括两点:在短时间内产生长久的影响,或者低能量的辐射造成严重的损伤。一般来说,人在受到了超标剂量的辐射之后,会出现以下一些损伤:增加身体各个脏腑器官发生癌症的概率;血液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有些病人甚至会出现白血病或者其他的血液类疾病;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造成免疫力下降的情况发生;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尤其是针对婴幼儿,会损伤智力的发育;损伤生殖系统功能,导致出现胎儿畸形,或者不孕不育的情况。

  所有的影像学检查都有辐射吗?并不是所有的影像学检查都存在辐射,一般来说,常见的影像学检查项目包括以下几种:透视/消化道造影、数字化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其中透视/消化道造影、数字化X线摄影以及CT检查都是利用X线穿透被检查者的身体组织获取图像的,是存在一定辐射的检查,但是MRI这一检查,主要是通过原子核在磁场中产生的共振效果而获取图像的,并没有辐射。临床上所使用的磁共振检查,并不会严重损伤人们的身体,但是处于妊娠期的前3个月,胚胎正处于细胞分化发育的阶段,针对各种不确定因素产生的干扰以及刺激会更加敏感,因此需要尽量避免接受这些检查。

  影像学检查对人体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辐射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生存环境当中的现象,而人们所受到的辐射一部分来自天然辐射,另一部分则来自人工辐射。根据各种的电离物质能力以及能量高低,一般可以分为非电离辐射以及电离辐射两种,其中数字化X线摄影、透视/造影和CT检查的辐射是X线照射产生的电离辐射。X线照射产生的电离辐射可导致DN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受到损伤,从而引起人体病变。人们每年受到的来自自然环境中的天然辐射剂量一般在2m Sv到3m Sv,只有辐射剂量>100m Sv才会对人体有危害。针对电离辐射比较敏感的性腺,一般短时间内接受的辐射剂量在0.1m Sv,而在临床中,进行CT检查时接受的辐射剂量一般在2m Sv到20m Sv之间,其中低剂量的CT检查所产生的辐射要远远低于这一数值的20%左右。所以,在临床上接受影像学检查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检查项目,医生会在检查期间,严格地按照医疗卫生规定的标准,制定辐射的剂量,从而降低医患双方受到的辐射伤害。

  特殊人群可以接受影像学检查吗?备孕的男女双方。目前有研究表明,在备孕期间,接受X线的照射并不会增加胎儿在后期发生畸形以及肿瘤的风险,因此理论上在这一阶段是可以接受检查的,但是出于谨慎、综合考虑,还是建议在备孕的前半年,尽量避免受到辐射项目的检查,若是必须检查,则需要做好相关的保护。哺乳期妇女。处于哺乳期的女性,偶尔接受低剂量的普通X线检查,并不会对身体产生严重的影响,由于X线穿过人体的时间相对较短,并不会在体内长时间的停留,因此,不会破坏乳汁的营养结构,所以医生可以结合病人的疾病实际情况,选择更加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案。婴幼儿。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影像学检查机器、防护设备、检查技术等也在进行着不断的优化以及发展,人们对辐射防护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目前临床上影像学检查的辐射剂量已经小之又小,并且在检查的过程中,医生还会对病人非检查的区域以及敏感部位进行重点保护,这样能够保证所有病人在接受影像学检查时受到的辐射剂量都是安全、有限的,而对于婴幼儿来说,在检查时做好科学的防护措施,避免对短时间内多次受到检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