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版 人物

2024年“青岛好护士”姜伟:

用爱心为患儿托举明天的希望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8月01日

  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副护士长姜伟,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护理一线,曾被评为区“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多次参加市区级、院级组织的护理技能大赛,获青岛西海岸新区新生儿复苏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个人二等奖以及青岛市新生儿复苏技能竞赛团体优秀奖、个人三等奖等荣誉。

  

  恪尽职守

  17年如一日坚守在护理一线

  17年的护理生涯使姜伟深深体会到,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不仅要高质量地完成护理和治疗操作,还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不断学习的毅力。

  在平时的工作中,姜伟恪尽职守,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坚持一切为了患儿,以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技术操作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赢得病人及家属的认可。

  2023年9月,儿童呼吸道疾病就诊人数激增,医院儿科门诊日门诊量增加到600多人次,每天输液人次由100人次增加到450人次以上。对此,姜伟带领护理团队改变排班模式,加强责任护理,对科室房间重新布局,将雾化室前移,既方便了患儿雾化,又增加了输液区域。为了缩短就医流程,姜伟积极优化细节,将输液区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5个,可同时容纳200名患儿输液,增设候诊区域,诊室增加到5个。为了让家属能第一时间找到诊室,将原来复杂的诊室名称改成一二三四五诊室。为家属提供移动式输液杆,采用多种消毒措施,避免患儿及家属交叉感染;在急诊入口处摆放易拉宝,对化验、挂号、就诊程序进行详细说明,并安排专人进行讲解,协助家属进行掌上医院就诊,得到家属好评……

  言传身教

  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作为科室护士长,姜伟日常工作非常繁琐,每天要负责分配、按需调整各区域的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各种突发问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姜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她深知,要做一名合格的护士,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她多次参加上级卫生部门组织的新技术、新业务培训班,如“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静疗规范专题培训”等。为了更好地服务新生儿,她到医院NICU进行了三个月的学习,大大提高了自身操作技能。她被聘为滨海学院兼职老师,多次组织各种比赛。工作中,她耐心指导年轻护理人员,示范新生儿复苏流程、新生儿气管插管操作,带领全科护理人员学习门诊常见急危重疾病的诊疗和护理,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真正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

  视患儿为家人

  为抢救患儿竭尽全力

  17年来,姜伟对工作倾注了太多,无微不至地照顾患儿,却没有时间照顾家人,对家人,她有着太多的内疚和遗憾。姜伟夫妻两人同为医务人员,共同陪伴父母和孩子的时间屈指可数。为了能安心工作,他们把孩子托付给70多岁的公婆。公公因心脏病住院进行介入治疗,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只能偶尔去病房探望。在科室最需要自己的时候,父亲因肺癌住院,尽管心里万般牵挂,但是她从没有因为此事耽误工作,一直到父亲病逝,她未曾请假照顾一天,这也成了她永远的遗憾……

  因为工作需要,姜伟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天,姜伟接到科室电话,一名1岁的患儿因高热惊厥入院,患儿因脱水及肥胖导致穿刺困难。当时正值丈夫夜间值班,姜伟二话没说把不到3岁的女儿独自放在家,顶着寒风到医院,顺利为惊厥患儿进行了穿刺采血等。抢救结束已是凌晨,女儿哭泣多时自己在沙发上蜷缩着睡着了,对此,姜伟深感愧疚,但当看到一个个患儿不再被疾病所折磨、高兴地对自己说“谢谢阿姨”的时候,所有的疲惫都化成舒心的微笑。她经常对同事说,“自家的孩子是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也是孩子,要把别人家的孩子当成自己孩子来对待,真正去体会患儿生病时家属焦急的心情,真正做到急家长所急、想家长所想。”

  凭着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姜伟用言行展示着现代护理的品质,用周到的服务体现着护理的内涵,用爱心、耐心、责任心,为患儿托举明天的希望。在护理岗位上,姜伟辛勤奉献,赢得了患儿及家属一致好评,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个人、优秀护士长等。 (本报记者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