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版 科普

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家庭疼痛管理有妙招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7月15日

  □宁夏医科大总院心脑血管疾病医院 师胜楠

  近年来,疼痛管理备受关注。尽管疼痛管理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较多专注于癌症疼痛、术后疼痛,较少关注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疼痛。研究发现,疼痛对患者的生理状态有负面影响,同时与负性心理状态有关;疼痛还会引起情绪和生理功能的紊乱。尽管现在的疼痛管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但是由于各种障碍,导致疼痛管理效果不佳。

  下肢动脉疾病是下肢动脉血管壁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动脉狭窄、闭塞或动脉瘤形成,进而引起下肢缺血的一类疾病。下肢动脉疾病可有多种临床表现,且截肢和死亡的风险增加,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同时伴有剧烈的足部疼痛,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身心困扰,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

  下肢动脉疾病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高龄是其危险因素,而吸烟和糖尿病的影响最明显。其他病因包括、不当饮食、动脉瘤、血栓栓塞、炎症、创伤、囊肿、筋膜室综合征和先天异常。随着人口增长、老龄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下肢动脉疾病的发病率正在迅速升高。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人群患下肢动脉疾病的风险约为全人群的2~4倍。

  下肢动脉疾病的高危人群包括:1.年龄≥70岁;2.年龄在50~69岁之间,有吸烟或糖尿病史;3.年龄<50岁,有糖尿病和1项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或糖尿病病史≥10年;4.劳累相关的腿部不适或缺血性静息痛;5.下肢脉搏检查异常;6.确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或肾动脉疾病。

  而下肢动脉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就是疼痛,那么我们要如何应对其带来的足部疼痛呢?1.调整姿势:坐着的时候,让患病的那只脚自然下垂,这样可以用重力帮忙增加动脉的血供,缓解局部的缺血性疼痛。2.保暖:在秋冬季节,可以用棉花或者棉布自己做个保护套,给患病的腿脚保暖,防止腿脚部受凉引发动脉痉挛而导致疼痛。这个保护套要能覆盖整个脚面和小腿,而且要宽松,好穿脱,但是记住,千万不要用热水敷患病的部位,更不能用热水或者中药熬水泡脚,这样会加重病情。3.中药敷贴:对于患有动脉缺血性溃疡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用自制的消炎液持续敷在患处,这样可以消炎、利湿、活血化瘀,缓解疼痛。4.转移注意力:看书写字、看电视、听音乐、听故事、聊天等等,都可以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同时保持心情愉快。5.药物止痛:对于有严重缺血性疼痛的患者,应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治疗原则包括口服、定时、按阶梯、个体化给药,并留意不良反应。禁止自行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或造成不良反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避免错服漏服影响效果。避免长期反复服用止痛药以免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如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6.生活饮食:戒烟戒酒,日常需保证营养均衡,以高蛋白、低盐、低脂、低糖饮食为主,忌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以维持血管平滑肌弹性。7.功能锻炼:①散步,初时,短距离行走即感疼痛,应继续至疼痛加剧后休息,直至疼痛消失。再行走,目标为无痛行走距离递增,即步行-休息-步行的循环。每日30分钟,分次进行,每次间隔休息12分钟以内(不包括间隔休息时间)。②伯格运动,平躺,抬高双腿至30至60度角,持续2分钟。然后放下双腿,使它们低于心脏水平,同时做足部旋转、伸屈运动,直至足部完全变成粉红色,10次,最后将双腿放平休息2分钟。每天至少执行3—4次,每次重复3-6遍。③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做一些抗阻运动,如下蹲、踢腿、小腿抬高等,每次10—15分钟为一组;其他方式:慢跑、游泳、太极拳等。8.心理护理:积极处理患者因剧烈疼痛及担心疾病预后而产生恐惧、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使其保持乐观心态,配合治疗。9.返院就诊:定期复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

  在疼痛护理中,应纠正患者对疼痛的忍耐想法,解释镇痛药不会成瘾,不影响疾病治愈。强调态度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减少患者疼痛管理障碍,提升舒适度。通过改变态度,促进行为改变,实现更佳的疼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