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版 科普

脑梗死来袭,如何成为自救高手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7月11日

  □保定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刘芳芳

  脑梗死,作为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然而,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脑梗死的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更为关键的是,患者在发病初期能否进行及时有效的自救,对于其后续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脑梗死的相关知识,以及患者如何在发病时成为自救高手,旨在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并应对这一疾病。

  认识脑梗死。脑梗死,即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导致脑部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脑组织坏死。其主要成因有脑血管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等。脑梗死的症状多样,包括突发头痛、眩晕、恶心、呕吐,以及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视力模糊等。这些症状可能迅速恶化,甚至导致患者昏迷或丧命。因此,了解并警惕这些症状,对于预防和治疗脑梗死至关重要。

  脑梗死的自救方法。1.保持冷静,切勿慌张。在脑梗死发作的初期,患者往往会感到恐惧和不安。然而,这种情绪只会加重病情,影响自救效果。因此,患者首先要保持冷静,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慌张。2.识别症状,迅速判断。脑梗死的症状多种多样,但都有其共同的特点。患者要学会识别这些症状,并迅速判断自己是否可能发生了脑梗死。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自救。3.保持呼吸道畅通。脑梗死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在自救过程中,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可以将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同时,可以解开紧身衣物,保持呼吸顺畅。4.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确认自己可能发生了脑梗死后,患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或当地急救中心电话,告知自己的病情和所在位置。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患者要保持安静,避免移动身体或用力活动。5.服用急救药物。如果患者随身携带了急救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在发病时应尽快服用。这些药物能够减轻脑部缺血的程度,降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但需注意,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盲目服用。6.进行自救措施。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患者可以采取一些自救措施来缓解症状。例如,可以按摩头部和颈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可以轻轻拍打肢体,帮助恢复肌肉功能;可以保持深呼吸和放松身体,减轻紧张情绪。7.配合急救人员进行治疗。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患者应积极配合他们进行治疗。包括提供详细的病史信息、配合进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同时,患者应保持镇静和信任医生的态度,不要过于紧张和抵触治疗。

  预防脑梗死的发生。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是降低其发病率和致残率的关键。以下是一些预防脑梗死的措施:1.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脑梗死的主要风险。患者应积极管理,确保血压、血脂、血糖处于正常范围。同时,戒烟限酒,远离肥胖和缺乏运动的不良习惯,这些都能显著降低脑梗死风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脑梗死的关键。2.健康饮食。患者应多摄入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全谷类,这些食物有助于维护血管健康。同时,减少高脂肪、高盐和高糖食物的摄入,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此外,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很重要,有助于维持体内平衡,预防脑梗死的发生。3.适量运动。适量运动能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有效预防脑梗死。患者应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并坚持每天适量锻炼。同时,注意运动安全,避免意外发生。通过积极运动,我们能更好地保护心脑血管,享受健康生活。4.定期体检。定期体检能及时发现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等潜在健康风险。患者应遵医嘱,定期进行全面体检,以及必要的专项检查,确保身体健康,预防脑梗死等严重疾病的发生。

  脑梗死作为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然而,通过及时有效的自救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降低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在本文中,我们详细介绍了脑梗死的相关知识以及自救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并应对这一疾病。同时,我们也呼吁全社会关注脑梗死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