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版 科普

糖尿病护理秘籍,轻松掌握血糖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7月11日

  □莱西城关医院 李泰芝

  糖尿病,一种影响深远的慢性代谢病,对每个患者的生活都带来了沉重负担。血糖的稳定是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本文旨在分享一套科学实用的糖尿病护理秘籍,涵盖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帮助患者有效管理病情,享受更健康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揭开糖尿病护理的秘诀,迈向健康之路。

  饮食管理:合理搭配,营养均衡。1.主食选择:在糖尿病的饮食管理中,我们应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这类食物在消化过程中释放的葡萄糖速度较慢,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例如,糙米和全麦面包就是低GI食物的好选择,它们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血糖。同时,我们要注意控制主食的摄入量,过量摄入会导致血糖升高,不利于糖尿病的管理。2.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和提高免疫力。在选择蔬菜水果时,我们应多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品种,如菠菜、芹菜等。此外,水果的摄入也需要注意,应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适量食用,并最好选择在两餐之间食用,这样可以避免血糖波动过大。3.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尤为重要。瘦肉、鱼类、豆类等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它们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在摄入蛋白质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肥肉、动物内脏等,这些食物会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风险。4.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糖尿病的管理至关重要。我们应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这样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同时,细嚼慢咽的进食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消化食物,减轻胃肠负担。此外,我们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问题,保障我们的健康。

  运动锻炼:适量运动,增强体质。1.运动方式: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身体状况,选择如散步、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这些运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体质,还能提高心肺功能。但请务必注意,避免选择过于剧烈或长时间的运动,因为过度运动可能会导致血糖过低或加重疾病症状。2.运动时间: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餐后1-2小时通常是进行运动的最佳时间,因为此时血糖水平相对较高,运动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血糖,同时降低血糖水平。但请确保在运动前不要摄入过多的食物,以免血糖升高过快。此外,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和运动后的拉伸放松,可以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确保运动安全。3.运动强度:根据个人情况调整运动强度是运动锻炼中的关键一环。中等强度的运动通常是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选择,它既能够达到锻炼效果,又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大负担。然而,在运动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出现不适或疲劳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医生帮助。

  血糖监测:定期监测,及时调整。糖尿病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和自身情况,确定血糖监测频率,通常每天至少监测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采用正确的血糖仪监测方法,并注意监测前准备和结果记录。了解血糖正常范围,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若遇低血糖或高血糖症状,需立即采取措施并咨询医生,确保血糖稳定可控。

  心理健康:保持积极心态,增强抗病信心。在糖尿病的长期治疗中,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患者应学会通过深呼吸、冥想和瑜伽等方法放松身心,减轻疾病带来的压力和焦虑。与家人、朋友和医生保持紧密的沟通,积极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参与糖尿病俱乐部或社区活动,与病友分享经验,相互鼓励。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患者应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挑战,坚信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积极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护理秘籍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患者长期坚持和不断努力的结果。通过合理的饮食管理、适量的运动锻炼、定期监测血糖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综合治疗和管理,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糖尿病患者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