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四科 张博涵
细心的人可能发现,天气一热,人就会变得容易急躁,而心脏和人的脾气同理,到了夏天很容易“失控”。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表达了相同观点:夏天更容易诱发心律失常。
夏天诱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天气炎热时,大脑的情绪调节中枢容易受环境影响而波动,使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血管收缩、心跳加快等反应。人体为了散热,体表血管会扩张,大量血液聚集于体表,供应心脏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天热人体出汗多,血液变得黏稠,这都会使人的心脏缺血、缺氧反应加重,诱发心律失常;出汗较多时,也可能影响电解质平衡,诱发心律失常发生。夏季昼长夜短,导致睡眠时间减少和睡眠质量下降,这也是诱发心律失常的因素之一。其他因素如室内外温差大、盲目停药等,也可能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病率。
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各种表现。早搏:这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又名“期前收缩”,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即心脏过早地跳了一次。期前收缩可不引起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有心前区“落空感”、心悸、头晕、乏力等表现。房扑与房颤:房扑发作时,心房会以220到360次/分钟的极快速度发生冲动,造成心室率也明显加快,长时间存在可能形成血栓;房颤主要表现为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心跳不规则。如果血栓随血液进入脑部血管,90%的概率会将血管堵塞,阻断脑部供血,导致脑卒中的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患者心率一般为160到220次/分钟,也有慢至130次/分钟或快达300次/分钟的。患者可有心悸、眩晕、胸闷、气促等症状,少数症状较严重者,可出现晕厥、心衰、心绞痛。症状的轻重与发病时的心房率、心室率,以及持续时间有关。室性心动过速与室颤:连续出现3个以上室性早搏为“室性心动过速”,若不及时治疗可转为室颤。室颤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立即进行电除颤转复心律。非持续性室速患者无症状或有轻度心慌、心悸等表现,持续性室速患者可表现为心慌、胸闷、心绞痛、少尿、气急、头晕、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发展为心室颤动,出现休克、晕厥,甚至猝死。缓慢型心律失常:指心跳节奏减慢,轻度缓慢性心律失常不会出现相应症状,但如果情况较严重,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头晕、乏力、血压降低、恶心、心绞痛、晕厥,甚至猝死等临床症状。
如何安全度过夏天?保持情绪稳定: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易怒、烦躁等情绪波动,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保证充足睡眠:按时起床和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睡眠7到9小时;建议采取右侧卧的睡姿,保持身体自然屈曲,因为这种姿势有利于血液回流,减轻心脏负担,俯卧是最不宜采取的睡姿,因为会压迫心脏和肺部,影响呼吸;睡前不宜兴奋、激动的比赛或节目,不喝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芹菜、苹果等,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限制每日食盐摄入量,建议不超过6克;减少油腻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夏季出汗多,要合理补充水分,但切记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适度运动:建议在傍晚或清晨进行运动,避免高温时段外出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走、太极、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注意环境调节:夏天室外温度高,房间里空调凉,要注意调节空调温度,避免反复由热到冷、由冷到热的环境变化对心血管造成不利影响。
坚持做好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心脏健康,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享受一个健康愉快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