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版 科普

智齿该拔还是留?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7月11日

  □唐山市第二医院口腔科 王光宇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智齿常常成为口腔健康的焦点话题。这种位于口腔深处的牙齿,其去留往往引发人们的热议和困惑。智齿,作为人类口腔的“最后守护者”,它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似乎已不再那么重要,但与此同时,智齿的问题也时常困扰着我们的口腔健康。那么,智齿到底该拔还是留呢?这不仅是一个关于牙齿的问题,更是医学权衡之道的体现。

  智齿的基础知识。智齿也称为第三磨牙,是人类口腔中最后萌出的牙齿,通常位于上下颌的两侧最远端。它们的萌出时间因人而异,大多在青春期后期至成年早期,也就是17岁至25岁之间。智齿的命名来源于它们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此时人的心智已经相对成熟,因此被称为“智齿”。智齿的生理作用主要是研磨食物,但在现代人类的生活中,由于食物精细化程度的提高,智齿的实际功能已经逐渐减弱。此外,由于颌骨空间的限制,智齿的萌出往往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如智齿阻生、智齿冠周炎等。

  智齿拔除的利与弊。拔除智齿的利处。解决智齿阻生问题:智齿阻生是指智齿在萌出过程中受到阻碍,无法正常长出。这种情况下,智齿可能会部分或全部埋在颌骨内,形成盲袋,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智齿冠周炎等口腔疾病。拔除阻生的智齿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预防邻牙受损:智齿的阻生可能会推挤邻近的牙齿,导致牙齿排列不齐,甚至引起邻牙松动、移位等问题。拔除智齿可以避免这些邻牙受损的情况发生。改善口腔清洁:由于智齿位于口腔最深处,难以彻底清洁,容易积聚食物残渣和细菌,导致口腔异味和龋齿等问题。拔除智齿可以改善口腔清洁状况,降低口腔疾病的风险。拔除智齿的弊端。手术风险:智齿拔除手术虽然常见,但仍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如术后感染、出血等。这些并发症虽然发生率较低,但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术后不适:智齿拔除后,患者可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术后不适,如疼痛、肿胀、张口受限等。这些不适通常会在术后几天至一周内逐渐缓解。影响咀嚼功能:虽然智齿在现代人中的实际功能已经减弱,但对于一些仍然依赖智齿进行咀嚼的人来说,拔除智齿可能会影响其咀嚼功能。

  智齿保留的考量与注意事项。智齿保留的考量。智齿功能正常:如果智齿已经正常萌出,且位置正常、无疼痛、无炎症等问题,那么可以考虑保留智齿。这些智齿在咀嚼食物时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患者年龄与身体状况: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来说,拔除智齿可能会带来较大的手术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保留智齿可能是一个更为稳妥的选择。个人意愿:在智齿保留与拔除的决策中,患者的个人意愿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有些患者可能更倾向于保留智齿,因为他们担心拔牙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不适。智齿保留的注意事项。定期检查:对于保留的智齿,患者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确保智齿的健康状况。如发现智齿存在任何问题,如龋齿、牙周病等,应及时就医治疗。保持口腔卫生:智齿位于口腔最深处,难以彻底清洁。患者应特别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使用牙线、漱口水等工具辅助清洁智齿区域,以降低口腔疾病的风险。避免过度使用:虽然智齿在咀嚼食物时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患者应尽量避免过度使用智齿进行咀嚼,以减少智齿受损的风险。

  智齿的拔除与保留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医学问题。在做出决策时,患者应充分了解智齿的生理作用、拔除与保留的利弊以及个人口腔健康状况等信息,并与专业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对于存在智齿阻生、邻牙受损等问题的患者来说,拔除智齿可能是更为合适的选择;而对于智齿功能正常、患者年龄较大或身体状况较差等情况下的患者来说,保留智齿可能更为稳妥。无论选择拔除还是保留智齿,患者都应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