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版 科普

高血压日常注意事项与护理措施要做好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7月11日

  □青岛市黄岛区薛家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 杨云

  高血压作为“隐形杀手”,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除了接受专业的医疗治疗外,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和护理措施同样不可忽视。本文将详细阐述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关注的各个方面,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饮食调理。控制盐摄入: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每日食盐摄入量建议不超过6克。过多的盐分摄入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心脏负担,进而升高血压。因此,患者应避免食用高盐食品,如咸菜、腌制品等,并学会使用低盐调味品。合理膳食:高血压患者应遵循“三低一高”的饮食原则,即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瘦肉、豆类等。这些食物富含钾、镁等微量元素,有助于降低血压。同时,患者应限制动物性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减少油炸、煎炒等烹饪方式,多采用蒸、煮、炖等健康烹饪方法。控制饮食量:高血压患者应控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避免过度肥胖。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血压。患者可以通过控制饮食量、增加运动量等方式来减轻体重。

  适度运动。运动益处: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运动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患者减轻体重,改善睡眠质量。运动方式:高血压患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这些运动方式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对心脏造成过大的负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竞技性运动,以免引发血压急剧升高和心脑血管意外。运动时间:高血压患者应在血压控制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运动,避免在血压高峰时段如早晨进行剧烈运动。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30到60分钟为宜。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运动时间和强度。

  心理调节。保持乐观心态:高血压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的刺激。良好的心态有助于降低血压,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压力:患者应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如听音乐、阅读、旅游等。同时,应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社会支持:患者应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和支持,共同面对挑战。社会支持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患者应坚决戒烟,限制饮酒量。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而过量饮酒则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升高血压。规律作息: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定期体检: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压、心电图、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查。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还应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遵医嘱用药:高血压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如有疑虑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注意药物副作用:高血压药物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如头痛、头晕、乏力等。患者应留意自身反应,如有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突然停药:高血压患者应避免突然停药或减药过快,以免导致血压反弹和心脑血管意外。如需停药或减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与护理措施对于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适度的运动、心理调节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努力,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随访工作,共同为控制高血压做出努力。希望本文能为广大高血压患者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