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版 医线

威海市立医院多学科助力解除“天下第一痛”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7月11日

  近日,一位93岁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在威海市立医院疼痛科微创治疗后疼痛消失,顺利出院,这是医院疼痛科目前成功治愈的年龄最大的三叉神经痛患者。

  93岁的刘先生罹患号称“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近两年,他右侧脸面部发作性的“电击样”痛愈发频繁,尤其痛苦的是,老人家最惧怕的事情是吃饭,每次吃饭几乎都会引起疼痛的剧烈发作。随着时间的进展,保守治疗的效果越来越差,老人的痛苦越来越重。为求治疗,家人带老人来到威海市立医院,选择疼痛科就诊。

  考虑到患者年龄大,既往冠心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病史,选择手术治疗有较大风险,但患者自身疼痛难以忍受,强烈要求手术治疗。为有效保障治疗安全,手术前疼痛科主任田德民组织了包括麻醉科、心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多个相关学科进行会诊,对老人的综合情况做出科学评估,并妥善规划围术期麻醉、手术、护理及脏器保护治疗及应急方案,确保患者治疗安全。6月22日,为患者实施了全身麻醉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治疗。麻醉科副主任周业建全程掌控患者麻醉安全,手术全过程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手术历时20分钟顺利结束。麻醉苏醒后,患者恢复满意,疼痛消失,术后第二日康复出院。

  据统计,三叉神经痛发病率为0.03%,患有该病的人群中以老年人居多,随着疾病的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睡眠、饮食、运动。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开颅微血管减压(MVD),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PBC)、射频热凝术(RF)及伽马刀(Gamma-knife)。而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PBC)是近年来在临床得到广泛认可的三叉神经痛微创手术方法,其机理是经皮将穿刺针穿刺进入三叉神经节,经穿刺针内部放入球囊对神经进行两到三分钟的机械压迫,阻断疼痛的传导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有效率文献普遍报道96%以上,而术中球囊呈现“梨形”的患者有效率更是可达到100%。该手术仅有一个直径约1mm的穿刺点,创伤极小,手术时间多可在30分钟内结束。因此,PBC是近年来广泛使用的三叉神经痛微创治疗方式,更适合于老年三叉神经痛患者,以及身体条件相对较差的患者。对于既往曾行其他治疗如MVD或射频等手术复发的患者,PBC则是更优的选择。

  今后,威海市立医院疼痛科将继续秉承“安全高效,微创除痛”的治疗理念,追求“创伤最小化,疗效最大化”的临床效果,在顽固性疼痛、癌性疼痛、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及各类骨关节、全身性疼痛疾病等多个领域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为广大疼痛患者解除病痛。(本报记者 宋吉男 通讯员 孙英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