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版 时事

山河如画 奋进如歌

——各地群众庆祝新中国76周年华诞

济南日报 | 2025年10月02日

  金秋十月,山河披锦,万里同歌。

  七十六载筚路蓝缕、充满艰辛,也一路豪情满怀、凯歌高奏。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历史的长卷镌刻中华民族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铭记生生不息的奋斗足迹。

  今天,迎着清晨第一缕晨曦,新中国迎来了第七十六个生日。从城市到乡村,从北国到江南,创新创造的浪潮奔涌,踔厉奋发的故事日新。那一抹抹鲜艳的“中国红”,成为金秋时节最温暖的底色,凝聚起亿万人民对伟大祖国最深沉的祝福。

  同庆,一抹“中国红”万千爱国心

  国旗升起的方向,是十四亿多中国人共同凝望的信仰。

  在海拔4500米的西藏那曲市区,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指战员们簇拥今年获赠的、曾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指战员们双手托举旗角,深情展开鲜红的旗帜。“守护好雪域高原,就是我们献给祖国最好的礼物!”政治工作科科长陈林带领指战员们在国旗下敬礼,将对祖国的祝福融入庄重的仪式中。

  这天,全国各地同唱一首歌,澎湃同样的深情。

  在天津港的主航道旁,“津港轮36”的驾驶员张乃悦在船头缓缓升起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晨曦为海面镀金,红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国旗每天升起,但今天感觉特别不同。”张乃悦的拖轮刚刚协助“阿姆斯特丹轮”完成离港,光伏板、锂电池将通过这艘巨轮运往欧洲汉堡港,用于当地新能源设施建设。“上合峰会后,航线更密了,货量更大了,我们用这样的忙碌为祖国庆生。”

  节日的中国,每一抹红色都是对祖国的礼赞。

  在全国多地,一座座跨江大桥披上“红妆”,串联成江上的红色长廊。市民涂琼站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望着国旗感慨:“这红色不仅装点了城市,更点燃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家国情怀。”

  和美,幸福灯火映山河

  家国同庆,幸福是最生动的注脚。

  上午9时,四川成都锦江区合江亭婚姻登记处,曹婉珍和黄杰成为今天这里第一对领证的新人。“选在国庆结婚,让国与家同‘喜’。”新郎黄杰手握结婚证,眼中洋溢着幸福,“‘小家’之合映照‘大家’之圆”。

  这种对家国幸福的追求,跨越山海,凝聚着各族儿女的共同心愿。

  在福建厦门,市民张阿姨伴着《歌唱祖国》翩翩起舞,笑容格外灿烂:“我们排练了很久,就为今天这场演出。为新中国庆生,开心!”

  今日之中国,在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交融中,绽放时代新韵——

  重庆涪陵武陵山大裂谷内,游客戴着VR眼镜“穿越”到亿万年前的地质年代;816工程遗址的“AI红色记忆”展区,老人带着孩子通过互动屏幕了解三线建设的历史。“以前只听父辈讲过三线建设,今天通过技术重现,让历史‘活’起来,更懂得了创业的艰辛。”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的市民刘先生说,“国盛家兴,我们要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奋进,砥砺前行谱新篇

  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10月1日,国道351线夹金山隧道正式试运行。不到7时,桓学勤和队员们已抵达隧道口,做最后的检查。“这条隧道让翻山时间从1小时缩短到10分钟,解决了11万群众冬季出行难的问题。”桓学勤说,“这是我们公路人献给祖国的生日礼物。”

  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憧憬和挑战,激发亿万中国人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在位于天津的中建钢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刚刚荣获“大国工匠”称号的李朋朋,正在为中建在海外打造的自主研发的钢结构智能化生产线培养首批技能骨干。“这是‘一带一路’建设急需的技能,我们要把中国工匠的智慧带到世界舞台。”

  红旗漫卷,山河日新。

  在这历史与未来交汇的时刻,每一声祝福都融入“祖国万里好”的壮丽成就,每一份期盼都化为砥砺前行的坚实行动。今日之中国,正以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绚丽的篇章。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记者 田金文 宋瑞 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