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版 要闻

我省开展深化医保便民服务专项行动

济南等5市实现居民长护险全覆盖

济南日报 | 2025年10月02日

  本报10月1日讯(记者 范俐鑫)近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开展深化医保便民服务专项行动,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办理情况。

  山东织密多维保障网,让不同群体都“有依靠”。

  失能人员保障体系更完善。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面,在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目前全省16市均启动了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其中济南、青岛、东营、济宁、滨州等5市已先行实现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截至8月底,全省参保人数达5570万人,其中,居民参保人数达到2793万人。指导济南、淄博、烟台、潍坊、济宁、德州、滨州等7市将康复辅助器具租赁费纳入长期护理保险支付,进一步减轻失能人员及其家庭经济负担,全省累计有3215名失能人员享受到适宜的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出670余万元。

  失业人员生育保障更有力。落实国家要求,完善失业人员生育保险参保缴费及待遇支付政策,明确失业保险基金为其代缴职工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费)缴费基数、缴费费率等具体事项,失业人员既能享受生育医疗费保障待遇,也能按规定享受生育津贴待遇,失业期间的经济压力得到进一步缓解。

  大病人员费用保障更稳健。根据居民大病保险基金承受能力,合理调整待遇政策。遴选青岛、枣庄、东营和德州开展居民大病保险和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合并实施试点。

  山东做强基层服务,让看病购药“更可及”。

  常见病基层就能诊治报销。制定基层病组(种)推荐目录,明确25个基层病组、105个基层病种,指导各统筹区结合实际落地,目前已实现每个统筹区基层病组不少于20个、病种不少于80个。2024年基层病组(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占比为61.15%,同比提高13.38个百分点,仅此项政策就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获益4.3亿元。

  集采药品家门口就能买到。进一步推动集采药品进基层活动提质扩面,让群众购药可及性更强、服务标准化更高、药品选择性更多,切实将质优价宜的集采药品送到群众“家门口”。截至目前,参加活动单位达到3.3万家,较2024年底增加4435家。

  山东打通直接结算堵点,让异地报销不用“来回跑”。

  推进生育医疗费用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目前,参保人可凭本人医保码或社保卡在省内异地联网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实时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减轻异地生育垫资跑腿的压力。

  推进定制型商业保险异地结算理赔。采取“先试点、后推开,先省内、后跨省”的原则,推进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异地结算理赔,全面实现市域内“基本医保+惠民保”一站式结算,部分市还实现了异地免申直赔。

  推进省内异地长期护理保险费用联网结算。通过印发通知、制定经办规程等形式,明确省内异地长期护理保险费用联网结算业务规范,开发省内异地长期护理保险功能模块,组织各统筹区开展异地联网经办规程培训与政策解读工作。

  山东优化医保经办服务,让办事报销更高效。

  大力推动“市域通办”。打破地域限制,优化服务流程,全面推动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在市域范围内无差别通办,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医保业务。目前,全省各市均已实现27个医保政务服务事项市域范围内跨县(市、区)医保经办服务窗口办理。例如,老家在济南市长清区,在长清区参保的王老师,随子女迁至济南市历下区居住,涉及医疗费用手工报销的业务现在可以直接在济南市历下区医保经办服务大厅办理,无需返回长清区,实现本市医保业务办理“免跑腿”。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市域通办”办件量达到11万余件。

  持续加强医保惠民政策宣传。开展政务新媒体“主题宣传周”活动,集成推出全省医保系统微信公众号矩阵,做优政务媒体待遇政策查询和办事指南查询栏目,推出AI医保,提供24小时政策咨询服务。

  今年以来,济南市采取积极措施,推进“集采药品进基层”活动扩面提质,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改革成果。截至目前,全市参加活动的单位数量达到3131家,其中86%的单位承诺按照“零差率”销售集采药品。同时,及时更新纳入“集采药品进基层”活动的药品名单,丰富药品种类。今年6月,将省医保局遴选的第三批药品全部纳入配选范围,全市进基层药品种类达到365种、涉及462家生产企业,较2024年底增加了129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