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婧 王佳怡
近日,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创新打造的“政务夜市”——“‘超’燃高新‘政’好你来”在近湖路登场。当晚正值“苏超”无锡队对阵淮安队的观赛热潮,无锡网红打卡地近湖路夜市人流如织,新增的“新安政务星光集市”是该区数据局牵头举办的全市首个“政务夜市”系列活动的首次亮相。(7月23日《扬子晚报》)
无独有偶,据《浙江日报》报道,7月11日,浙江杭州西湖景区首场“政务夜市”开张,位于景区的行政服务中心将服务窗口从办事大厅直接“搬”到了人潮涌动的西湖边。市民和游客逛着西湖就能了解政策、办成“政”事。
当城市夜生活遇上政务服务,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两地推出的“政务夜市”给出了令人惊喜的答案。将服务柜台搬进夜市摊位,将政务服务融入百姓夜生活,让好政策、好服务触手可及,这一看似简单的空间位移背后,实则是政府服务理念的一次深刻变革——从“被动等待”到“主动贴近”,从“按部就班”到“创新求变”。
如同文化夜市、人才夜市一般,“政务夜市”的出现首先是对市民需求的精准回应。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上班族的上班时间与政务服务窗口的工作时间重合,常常面临“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困境。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数据局在开办“政务夜市”前,通过深入调研走访,精准把握市民需求痛点,有针对性地将部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迁移”至市民的夜生活场景中。这种探索本身就体现了政府角色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转变,当政务服务不再局限于朝九晚五的办公室,而是融入市民的夜生活节奏,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与获得感便得到了质的提升。
政务服务的“夜市化”创新,本质上是对传统行政效率概念的重新定义。在“指尖一点,信息直达”的服务模式下,社保医保查询、家庭医保共济等事项不再需要市民专门请假排队办理,而是可以在休闲散步时顺带完成。值得关注的是,恰逢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推进高效办成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加大培育帮扶力度的指导意见》,无锡“政务夜市”工作人员还在现场进行了政策宣讲,实现了政策传播与民生服务的精准对接。这种创新不仅打破了政策宣传与落地执行之间的壁垒,更通过场景化、互动式的服务设计,让好政策真正“看得见、摸得着”。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的政务服务领域的改革创新在多地展开——从分散式的大厅行政服务到集成式的“一件事一次办”,从“数据多跑路”到“群众少跑腿”,各地政务服务不断迭代升级,行政服务与群众需求的衔接也更加顺畅。“政务夜市”的兴起,无疑是政务服务创新的又一种延续,生动诠释了“为民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当夜幕降临,无锡和杭州的“政务夜市”人头攒动。这热闹的场景不仅是一道城市风景线,更是一面映照政府职能转变的明镜。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与服务场景的持续创新,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类似“政务夜市”的公共服务创新涌现,让城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让公共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满意度。在这个意义上,“政务夜市”不仅点亮了城市的夜晚,更照亮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