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版 要闻

以“智”提“质”泉城有“数”

济南日报 | 2025年07月19日

  嗡嗡轰鸣的无人机在稻田上方播撒农药,无人驾驶的公交车在黄河大道顺畅行驶,点击手机就能完成小学入学信息采集和网上报名……扑面而至的数智时代,正颠覆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模式。

  对于城市而言,数字化建设不仅是提升治理和运营效率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抓手。

  近日,市委书记刘强对数字政府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根据报道,刘强重点察看了“泉城通办”政务服务大模型、社保“数字员工”、财会结算和AI数据官等智能体的建设情况。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在数字政府建设领域的应用是此次调研的重点。

  今年以来,快速演进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为数字化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也提供了新的产业升级机遇。对于济南而言,在数字建设进入全面提升3.0的阶段,如何把握人工智能加速发展的机遇,找准数字建设的锚点,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

  智慧服务,从数字政府建设看数字济南的加码提速

  政务服务与市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而数字政府建设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公民的生活体验。

  在济南市政务服务中心社保大厅,电脑在自动处理着审核业务。这是济南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引入的“数字员工”,能够实现7×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工作。据悉,济南社保“数字员工”已探索推进62个应用场景,应用场景总数位居全国前列,审核率达到90%,节省业务经办时间9000余小时。

  目前,这样的“数智员工”正在济南多个政务服务领域“上岗”。

  在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数字化服务大厅,通过引入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大模型的智能客服系统,创新打造了“AI编标助手”等6个“数智员工”应用场景。依托超万条结构化知识库及政策法规数据,精准解析市场主体咨询意图,自动匹配政策依据并生成操作指引,覆盖90%以上高频问题,实现7×24小时在线应答,响应效率提升60%以上,交易服务高频场景实现“秒级响应”。

  在今年5月召开的2025AI生产力大会上,“泉城通办”政务服务大模型获得了“AI生产力优秀案例”。聚焦数字政府建设需求,“泉城通办”政务服务大模型,接入住建、社保、公积金、不动产等9个部门19个“智能体”场景。今年,济南将持续推进数字政府智能化升级工作,构建“1+3+N”数智员工体系框架,在上线首批42个“数智员工”基础上,年内力争落地3批200个应用场景。

  不断升级的智慧化政府服务,只是数字技术渗透到济南市民生产生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济南将数字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数字济南建设的成效,早已在悄无声息中塑造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轮廓。

  盯紧目标,冲刺“三年全面提升”

  从2022年召开数字济南建设推进大会以来,济南就以“1+4+N”总体框架体系全面铺开数字济南建设,一体推进数字机关、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

  按照“一年夯实基础、两年重点突破、三年全面提升、四年示范引领”的工作安排,济南连续3年召开聚焦数字建设的全市大会,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实现数字济南建设目标任务。

  在2023年召开的数字济南建设重点突破大会上,济南部署了体系定型、系统重构、数据同享、产业升级、场景拓展5个方面全面突破的目标任务。

  2024年10月,济南再次聚焦数字建设召开数字济南建设全面提升大会,提出整体推进效能、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等6个目标,推动数字济南建设进入全面提升的3.0阶段。

  3年来,聚焦数字济南建设的目标任务,从完善工作机制到加强行业政策支持到增强数字基础支撑,济南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济南累计建成5G基站5.6万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全市算力总规模达到5290PFlops,11个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

  在日前的调研中,市委书记刘强提出,要抓好数字济南建设目标任务落地落实,深化各领域各方面数字化转型,高质量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当前,正是数字济南建设“三年全面提升”目标任务的冲刺阶段,也关乎着为“四年示范引领”奠定坚实基础。聚焦深化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领域,济南正不断强化数据驱动与技术创新。

  一方面,济南持续优化数字基础设施,稳步推进浪潮海若智算中心等重大项目,智能算力规模预计突破5000P,同时大力推进“双千兆”建设,5G基站数量将达6万个。另一方面,全面提升数实融合发展水平,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开展“AI泉城”赋能行动,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和解决方案资源池。

  站在“十五五”谋篇布局的节点,数字济南建设需要再加码、再提速,在算力规模、场景应用、产业融合等方面实现全面跃升,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数智”动能。

  乘“智”而上,抢滩布局新机遇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重要引擎的数字经济,正成为赋能产业升级、重塑产业格局的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空间。

  在调研中,市委书记刘强提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推进数字政府数智化建设,扩大数据要素流通规模,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为持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为当下数字济南建设点明了新方向。

  今年,济南聚焦空天信息(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装备等4个数字领域的重点产业,成立了由市级领导同志牵头的产业发展办公室。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办公室为例,成立两个多月便统筹推进百余个重点项目。

  在创新机制的同时,济南不断深化与头部企业的合作。

  4月24日,济南举行了人工智能项目集中签约,华为、阿里云、科大讯飞等科技巨头纷纷与济南“牵手”。

  5月15日,济南市政府与百度集团签署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AI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要素产业、“车路云”一体化等领域展开合作。

  5月23日,济南市人民政府与京东集团在龙奥大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月13日,济南市政府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这一连串的密集落子背后,是济南抢滩布局的产业雄心。

  人工智能的发展大潮已至。数字建设攻坚战,其成败直接关系着城市发展的质量之变、效率之变、动力之变,关系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有志于打造“数字先锋城市”的济南而言,把握数字时代新机遇,全面提升数字济南建设的竞争力,凝聚向“新”而行的强劲动能,需要一往无前。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