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月27日讯(记者 陈心如)今天,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项目提升 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围绕“赋能民营项目建设,促进发展活力提升”介绍有关情况。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李轶锋介绍,济南今年将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努力开创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
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民营市场主体152.3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的98.6%;其中,民营企业数量62.1万户,占全市企业数量的95.2%;实现进出口总值1549.8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6.7%;新增城镇就业17.9万人,占全市新增就业人数的83.1%。
民间投资是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在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加快建设、有效促进民间投资上,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建立了全市民间投资在建、预计新入库和谋划储备“三张项目清单”,目前共3428个项目。在民营项目招引方面,去年共谋划推进招引项目47个,其中纳入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库管理21个。接下来,为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将建立全市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和民营投资机会清单,在去年成熟地块和商务楼宇两类投资机会基础上,拓宽投资机会的领域和范围,增加成熟度较高、吸引力较强、适合民营企业参与的产业类项目,为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提供更多机会。
近年来,济南紧紧围绕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攀登行动支持民营企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今年,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将研究制定《济南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计划通过3年努力,推动民营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突破,市场主体持续增加,总体规模不断壮大,投资活力有效激发,经济贡献显著增强。发展质效实现新突破,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产业成为民营经济的重要支撑。发展活力实现新突破,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等高成长性企业,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创造力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进一步破除,要素保障能力有效加强,服务企业效能显著提升。
推动项目倍增,统筹推进民间投资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增资扩产,精准实施项目招引;推动主体培育,发挥民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培育壮大民营中小微企业、个体经济,支持民营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推动转型升级,优化民营经济产业布局,打造集聚集约发展载体,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提升科创民营主体创新能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数字赋能,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化平台建设;推动人才支撑,强化企业人才精准供给,加大人才培养服务保障,培育高素质企业家队伍;推动融资保障,加大贷款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企业直接融资,用好政府引导基金;推动环境优化,着力营造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专项小组及其办公室作用,统筹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加强跟踪问效,开展民营经济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综合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督促整改落实,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取得实效。
此外,在服务企业上,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聚焦民营企业在项目建设、融资投资、技术创新、人才招引等方面的要求需求,开展“找订单、找资金、找载体、找人才、找技术、找数据”等“六找”行动,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激活发展动能、全力高效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