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版 法院聚焦

平阴县法院:

地漏返污引纠纷调解修护“邻里情”

济南日报 | 2024年12月20日

  同住一栋楼里,邻居们低头不见抬头见,产生矛盾纠纷时,纠纷的处理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直观感受,也关乎唇齿相依的邻里生活。近日,平阴县法院法官几经周折,成功化解一起因地漏返污引发的邻里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件。

  近日,家住平阴县某小区二楼的赵女士下班回到家,发现家里满地都是污水,浸泡了房屋地板、家具、墙面、衣物等,气味刺鼻。经查看,发现是同单元共用的下水主管道堵塞,造成大量污水从卫生间下水口倒灌。后赵女士多次找楼上4家住户协商损失赔偿问题均无果,便诉至法院,要求楼上全体住户赔偿其损失。

  承办法官接到案件后,通过电话联系原告、被告了解案情,并经过现场勘验,查明房屋浸泡确系公共下水道被堵塞后卫生间马桶反水所致。为妥善化解纠纷,修复邻里关系,承办法官借助“一镇街一法官”工作机制,联合该小区所在镇街调解员共同开展调解工作。

  调解初期,双方当事人互不相让、剑拔弩张。赵女士认为自己无辜受灾,财产损失严重,其损失理应由楼上各住户共同赔偿;楼上各住户则表示自己没有随意倾倒带有垃圾的生活废水,更何况二楼自家也在用下水道,凭什么让自己赔。

  面对该情形,摆在首位的就是缓和各方情绪。承办法官当即邀请楼上4家住户来到赵女士家中,实地查看受损情况。看见眼前狼狈的情况,大家的情绪渐渐平稳,承办法官和调解员们便趁热打铁,从邻里关系入手,引导大家站在赵女士的角度换位思考。与此同时,承办法官也耐心细致地向赵女士释法明理,告知其反水原因需要通过司法鉴定程序解决,诉讼成本较高,既耗费精力又影响邻里和谐。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承办法官和调解员的多次沟通协调下,最终,大家均认识到了问题所在,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意见,邻居终于握手言和。(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