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晶(右四)开展口腔根管治疗教学。
“牙龈上有个小脓包,已经很多年了,一直不知道怎么办,找杨大夫看了两次就解决了,又快又好!”来自患者的反馈,让从济南来到临夏进行医疗对口帮扶的杨晶对自己的职责使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今年8月,杨晶作为济南“组团式”帮扶医疗团队的一员,来到临夏康乐县人民医院,开展卫生健康对口帮扶工作。
“既然来了,就要做点实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升这里的医疗水平。”抱着这样的信念,杨晶开始了在康乐县人民医院的帮扶工作。
通过考察调研,杨晶了解到康乐县人民医院虽然有根管测量仪,但是利用率不高。根管治疗不仅能够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还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节省时间,让患者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为让科室医生迅速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杨晶组织开展业务学习、科室培训,通过“传、帮、带、教”,传授诊疗技术和手术技巧,让该院的根管治疗技术有了大幅提升。“在帮扶中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历练,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东西部协作医疗帮扶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我觉得很值得。”杨晶说。
该地区山大沟深,交通不畅,一些年迈的老年患者步行不便,无法及时到医院就诊。因此,杨晶在做好医院日常工作的同时,与基层卫生院结对共建,深入乡镇一线开展义诊,延伸帮扶链条。针对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杨晶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当地群众开展健康教育,指导他们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治疗水平上来了,这儿的百姓再也不用为看病四处奔波了。”杨晶说,从人才培养、基础建设以及专科建设等方方面面,济南都给予了当地很多援助,让医院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近年来,一批又一批像杨晶这样的医疗帮扶人员来到临夏,为的是将全新的思路和精湛的治疗技术留在临夏惠及百姓。在日常诊治工作中,他们践行医者仁心,建立起“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跨越万水千山,济南与临夏回族自治州因东西部协作而牵手,共同奏响了这曲东西部协作医疗帮扶的时代“协作曲”。
自东西部协作实施以来,来自济南的一批批医疗团队,真情实意帮扶、真抓实干支援,甘鲁两地人民结下深厚情谊。济南市将人才、技术、理念输入临夏州,通过“人员挂职、院院合作、远程会诊、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多形式多途径帮扶,对临夏州的医疗帮扶形式由“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转变。
未来,随着东西部协作不断走深走实,济临两地将进一步加强医疗领域的合作,不断夯实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持续推动东西部协作红利惠及更多东西部群众。(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