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版 金融天地

济南工行普惠贷款余额突破200亿元

济南日报 | 2024年10月10日

  本报讯(记者 周芳)济南工行持续加强普惠领域信贷供给,扎实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全力建设“普惠金融首选银行”。截至2024年9月24日,济南工行普惠贷款余额突破201亿元,较年初净增49亿元,较同期多增11亿元,成为山东工行系统内首家普惠贷款余额突破两百亿元的分行。

  做好普惠金融,体制机制建设要先行,完备的制度建设是普惠金融稳步推进的基石。一直以来,济南工行坚持以党建引领普惠业务增量、扩面、提质并举,不断强化顶层设计,从考核评价、体制改革、人员配备、风险管理等多维度加快体制机制建设,坚持目标导向,聚焦信贷投放主基调,激发愿贷动力。

  在工行济南市中支行,小微中心作为专营机构定向服务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小微中心主要承担对普惠客户的营销、尽调、审查等工作,大部分业务审批均由支行闭环完结,缩短了业务环节,大幅提高了服务小微企业的流程时效。依托小微中心,目前工行济南市中支行服务小微企业1500余家,普惠贷款余额超16亿元。像这样的小微中心,济南工行已经设立了14个,设立小微中心的支行目前占比达到78%。

  近年来,济南工行紧抓区域优势和省会特色,统筹抓好数字供应链、抵押类产品、场景化融资三类重点产品,扎扎实实做好普惠金融。

  济南云川成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是济南南部山区的纳税大户,专业从事冶金设备制造,日常经营中因为需要购置大量的原材料,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有资金需求,企业第一时间想到了工商银行。济南工行的业务经理主动到企业对接融资需求,基于企业的纳税和结算情况,快速制定了融资方案,三天就完成了贷款审批,为企业办理山东工行系统内首笔新一代经营快贷业务,发放贷款410万元。

  产品创新是推动普惠金融多样化发展的核心动力。济南工行聚焦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精准覆盖了小微企业、科创企业、涉农主体和个体工商户,满足了不同层次客户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并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通过大数据和智能风控技术,推出了“网贷通”“经营快贷”“数字供应链”等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客户可以通过线上申请、快速审批,享受到“秒批秒贷”的便捷服务,全力提升会贷水平,推动普惠业务实现多个“首创”。

  济南工行深挖供应链金融潜力,在工行系统内首创“供票快贷”,打破了传统模式,助力小微企业以票据为媒介开启了便捷融资新赛道。该行落地的首个涉农普惠特色场景融资“供发快贷”业务,由山东农担公司提供担保,为借款人发放线上普惠融资,开启了“供销+金融”合作新篇章,打通了农户获贷的快速通道。

  此外,济南工行坚持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统筹发展,推出了“科创e贷”“科融信贷”等专属科技金融产品,专门针对高科技企业的创新需求提供灵活的资金支持。位于济南的山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特检领域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试剂及其配套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权授权,多项二类体外试剂产品已获取产品注册证书。企业刚成立四年,正处在研发投入时期,缺少购买生产原料及高端研发设备的资金。面对企业的资金需求,济南工行立即协助企业在山东省科融信综合服务平台登记融资需求,填写项目申报书,并积极与平台专家沟通,加快审批进度和增信评估速度,仅用五天就为该企业发放了无担保、无抵押的“科融信贷”,这也是“科融信贷”产品在山东工行系统内首次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