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版 融媒

让机器人拥有“视神经”——

“送你一只慧眼”

济南日报 | 2024年09月26日

  

  

  李奇(左)与团队成员调整数据采集设备。

  

  电路板三维检测。

  

  准备飞行设备。

  

  展示无人机吊舱。

  ●拍摄时间:9月24日

  ●拍摄地点: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

  ●拍摄内容:光学视觉技术与AI算力的融合应用

  暗夜识物

  人工智能是李奇团队的主要研发方向,其中的“全天时AI视觉”被他称之为——人类的“第三只眼”。

  为什么叫它“第三只眼”呢?

  众所周知,人类的眼睛是大脑获取信息的窗口,眼睛所读取到的信息,传输到大脑进行分析,从而支配人的行动。这一过程中的生理机制,包括光线的接收、神经信号的转化以及在大脑中的处理和分析。

  如今,李奇团队正在模拟这一生理机制,将其应用在机器人身上。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光学视觉技术的研发。“之所以叫它‘第三只眼’,是因为它能看到人眼看不见的东西,还具备超越人类大脑的计算能力。”李奇说。

  2021年,李奇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外派至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开展人工智能、AI芯片、机器人主动学习控制和遥感等方向的产品研发,并组建了如今这支27人的研发团队。

  在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的实验室里,记者看到了这群科研人员,他们大多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等专业的高学历人才,平均年龄只有30岁左右,年轻富有朝气,神情中透露着科研者特有的专注力。

  “团队组建之初,我们就以技术体系进行了分工,有专注于人工智能算法研究的小组,有专注于集成电路的小组,还有主攻自动化控制的小组……”李奇介绍,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分别向“眼睛”和“大脑”发力。

  人海搜寻

  “刚才你看到的无人驾驶数据采集,如今在我们看来已经属于比较初级的应用了,我们已经找到了这只眼睛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在李奇的介绍以及团队人员展示的产品中,济南日报记者看到了这只“慧眼”的多种“变身法”。

  “这就是我们研发的其中一款AI光电吊舱,它搭载的相机可以实现图像跟踪和人脸识别。”研发人员傅梦麒向记者展示了一台红色的设备,这是一台安装在无人机上的吊舱,里面搭载着集合了可见光、微光、红外和激光的光学设备,以及AI算力芯片。区别于只能进行拍照和摄像的无人机摄像头,这一光学设备能够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里,实时“看到”清晰的彩色画面,还可以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现场进行多尺度的目标识别,并能够对现场环境情况进行精准分析,为使用者提供实时决策依据。

  “这项技术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下,就会发挥不同的作用。比如夜间目标识别的功能可以应用在野外夜间搜寻救援中,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应用在电力、油气管道日常巡检中,还有目标的精准识别和搜索功能。举个例子,如果演唱会现场儿童走失,只需要导入一张该儿童的照片,无人机就能轻松在人海中找到他。”李奇坦言,随着技术的研发,他们不断拓展着应用的边界,通过这只“慧眼”去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聪明管家

  人是通过眼睛来学习的,李奇团队试图通过技术让机器人也具备这一功能。

  “其实,我们最开始的研发目的,是通过这项技术,来让家用机器人更好地为家庭服务。这也是我们目前正在做的。”李奇最初的设想,是使机器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靠“知识投喂”。近年来,团队人员一直在努力实现这一设想,他们希望这只“眼睛”,能成为机器人获取环境信息、了解家庭成员的一个窗口。

  “你想象一下,也许有一天,你只是抱怨了一声‘家里好脏’,机器人就能正确理解你的意思,马上开始打扫房间。”在李奇看来,理想的机器人“管家”应该“学会”主动服务。他们要做的,就是让机器人能够具备这种学习能力。

  设想很美好,但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其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芯片的设计。“目前现有的芯片技术还不足以支撑这一功能,我们需要将更先进的算法变成‘IP核’,设计出更强大的芯片,来支撑这些功能。”在众多研发企业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当下,李奇对他们的技术应用前景信心满满。

  目前,各种因这只“慧眼”衍生出的科技产品陆续亮相并成功应用,团队人员正在积极应对着下一个挑战。在芯片研发实验室里,这些年轻的科研者们正专注于手中的实验,看着他们展现的拼搏姿态,我们相信,很快就有更聪明的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本报记者 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