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版 非常对话

进基层 话改革 看落实

——全市各基层单位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

济南日报 | 2024年09月04日

  几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始终奔涌向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需要基层不断激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和活力。今年以来,全市各区县有不少创新举措见行见效,也有很多改革举措在酝酿、筹备。本期《非常对话》走进基层部门、街道,聆听新时代改革的声音。

  平阴县东阿镇党委书记赵正华——

  以改革之力化解“成长的烦恼”

  

  “阿胶产业是东阿镇最鲜明的招牌,也是最突出的名片。近几年,围绕阿胶全产业链,东阿镇开展了毛驴养殖、新品研发、产能提效等工作,但也面临着统筹协调不足、产业支撑和增长动能不强等问题,还未实现‘头雁引领、雁阵齐飞’的局面。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谈到如何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平阴县东阿镇党委书记赵正华说,当前,东阿镇面临着新的“成长的烦恼”,只有借助改革,才能破解这一东阿镇发展中的难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赵正华表示,东阿镇将心无旁骛抓改革、促发展,增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紧迫意识,认真思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们怎么干”“服务保障平阴建设需要我们干什么”,自觉把工作放在全县发展大局中谋划,紧紧围绕县委“1+653”工作体系,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加大项目包装策划招引力度,抓产业、抓项目,专班化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经济运行、升规纳统等各项重点工作。

  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东阿镇将继续围绕阿胶产业做文章,加快推进华能农畜光、龙王峪生态毛驴等阿胶上游产业项目,为产业添“底气”;深化产品研发,坚持科技赋能、文化赋能,推进技改扩产,做强福胶大IP,激发市场活力,为产业增“朝气”;举办阿胶滋补节,建设阿胶文化旅游区国家4A级景区,扩大阿胶祖源地知名度,助推文旅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明确了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为新征程上推进农村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和依据。赵正华说,东阿镇将聚焦深化农村改革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深化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实施农村综合改革,盘活闲置资源资产,释放内生动力,推进黄河粮仓高标准农田、黄河生态廊道及“南坛印象”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现代农业“新集群”;强化文旅一体打造,与玫瑰镇、洪范池镇携手发展,以争创AAA级古镇文化遗址景区为契机,推动阿胶祖源田园综合体、泉韵乡居示范区、古镇胶乡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进度,打造西翼腾飞新的“发展极”。

  改革重谋划,也要重落实。赵正华在很多场合都要求全镇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坚定的行动派、实干家,始终把改革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锤炼一支队伍。强化正向激励,旗帜鲜明为敢为干部搭平台、建舞台,大力推进“能上能下”,以能力作风之“变”促进敢作善为。常态化开展廉政家访活动,展现新时代东阿镇干部队伍的精神风貌。创建一批品牌。通过增强品牌意识、标杆意识,聚焦重点,攻坚突破,全力打造特色、亮点,持续争创国家、省级有影响力的品牌荣誉。守好一排底线。不遗余力地守牢城乡管理、信访维稳、安全生产、防汛防灾等“一排底线”,为全镇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商河县玉皇庙镇党委书记刘俊宝——

  向新而生,推进“玻璃智造”扩能升级

  

  “激活新质生产力,政府的角色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要突出减负和提效,做优营商环境。”见到商河县玉皇庙镇党委书记刘俊宝时,他正在和经贸办的同事谈企业发展。连日来,玉皇庙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计划通过继续挖潜增效,推进“玻

  璃智造”扩能升级。而优化营

  商环境是他们当前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为破解行业发展难题,此前,玉皇庙镇已经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紧紧围绕玻璃智造特色产业精准招商,加速产业迭代升级,向新质生产力要增长新动能,助力玻璃智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他们正充分发挥毗邻起步区“产品供应、产业配套”资源优势,瞄准玻璃智造产业短板弱项,做好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文章。

  在服务企业过程中,玉皇庙镇始终坚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服务理念。镇里的大会上,总是能听到“听遍每一家企业的声音,才能把准工业经济发展的脉搏”的叮嘱。

  目前,在玉皇庙镇,以精准服务抓营商环境,树牢“玉如意”营商服务理念,持续优化落地开工、投产达效、产业链闭环招商3个专班,打造“办事最快、服务最优、效率最高、流程最少”的服务模式。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累计出台专业服务举措26项,帮助56个项目梳理需求248项、解决问题276项,开展护航项目、安全管家进企业等便企活动820余次。

  玻璃智造是该镇特色产业之一,经过近几年发展,集群效应突显,发展前景广阔。这样的发展,正是得益于玉皇庙镇围绕玻璃智造企业上下游、左右岸加大招引力度,加快推动数字光学玻璃产业园落地,培育形成耐热玻璃等4大类产业支撑体系。

  当前,以第一精力抓好项目,发挥力诺特玻龙头企业作用;加快新能源汽车光学配件制造业基地等项目建设进度;全力保障力诺特玻三期高端药用包材项目、力诺科创中心等项目建设,建成全球最大日用耐热玻璃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中硼硅安瓿生产基地;与全球企业建立贸易往来,实现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这些重点工作,哪一项都需要一个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来支撑和落实。济南高新区遥墙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副主任苗继宏——

  凝聚内在驱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8月27日,遥墙街道召开建立“部门+管理区(社区)工作融合”机制部署动员大会;8月28日、29日,辖区各管理区、社区先后召开会议,传达街道动员大会精神,将工作机制落地落实。这几天,因为这一全新工作机制的实施,遥墙街道各管理区、各村都动起来了,辖区形成拧成一股绳的干事创业氛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此次工作机制创新是结合街道发展现状对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是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的具体行动,目的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遥墙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副主任苗继宏告诉记者。

  遥墙街道是沿黄街道,如何统筹推进“五个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是摆在街道党工委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今年上半年,遥墙街道先是与10家农业科技企业、高校院所、涉农机构建立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关系,彼此成为乡村振兴“合伙人”,充分挖掘推动乡村振兴的外力支持。不久,银河实验农场、无人农场等一批特色农业项目落地实施。下半年,遥墙街道把工作重心又调整到挖掘内生动力中来。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部门+管理区(社区)工作融合”机制正式启动。

  “过去,街道其实一直实行干部包村机制,但往往用在换届选举、征地拆迁等重要节点,街道与村(居)的融合不够深入。这次,我们探索推动机关干部下沉农村一线去熟悉基层、服务基层,和村‘两委’、第一书记拧成一股绳,共同推动乡村振兴。”苗继宏认为,这次改革创新是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的现实需要,是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之举,也是培养锻炼优秀干部的长远之计。

  为强化责任担当、努力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遥墙街道此次“部门+管理区(社区)工作融合”行动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挂帅的领导小组,圈定的包村干部都是处于“当打之年”的业务部门负责人。对于包村干部的分配,充分考虑与所包村“两委”成员的年龄搭配,与所包村重点工作的业务搭配,确保工作机制取得实效。

  街道干部下沉,最终受益的是所包村(居)的广大群众。“我们期待包村干部多往村里跑,给我们带来工作思路、带来资源,带动村集体增收、带动村民致富。”受访村干部纷纷表示。

  历城区东风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副主任王冬梅——

  潮汐车位错时共享“管建并举”智解停车难

  

  随着私家车的数量迅速增长,停车难现象日益普遍,如何破解“停车难、停车乱”成为考验城市管理者的一道必答题。“东风街道办事处深入挖掘现有停车资源潜力,释放公共停车空间,创新方式,通过错时共享、盘活存量、增设车位、秩序整顿等一系列举措,实现多条腿走路,‘管建并举’破解群众停车难问题。”历城区东风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副主任王冬梅表示。随着雨污分流项目启动,东风街道地勘局宿舍、世纪园小区内停车空间进一步压缩,给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为满足居民停车需求,东风街道充分盘活城市空间资源,全力解决居民停车问题。

  经过与历城区城管局停车办、金融大厦物业企业等部门沟通协调,决定在雨污分流项目施工期间将金融大厦地下停车场作为临时停车场,供地勘局宿舍居民使用,解了停车困难的燃眉之急。街道联合山东正大光明眼科集团,对规划配建的100余个停车位运用智慧停车收费管理,24小时对外开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加速破解周边居民停车难题。

  环联夜市周边道路交通拥堵给市民出行带来安全隐患,东风街道整合闲置土地资源,合理规划便民停车场,对环联夜市周边交通环境进行整改。先是将西周南路6号改建成为便民停车场,规划停车泊位230个。同时,街道联合历城区交警大队洪楼中队在夜市周边安排工作人员执勤,安装禁停标志、隔离护栏、违法停车电警抓拍设备。自规范管理以来,为周边居民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停车秩序得到有效改善,获得居民一致好评。问题是“靶子”,找准了问题,方能对症下药。

  东风街道地处二环东路发展隆起带中心,南靠CBD商圈,辖区环联夜市、商业街区、办公楼宇集聚。与此同时,由于街道老旧小区多,建设初期没有预留足够的停车位,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扩大车位增量成为东风街道破题的关键一招。”王冬梅表示。

  近年来,东风街道经过多次实地调研,联合历城区交警大队洪楼中队在祝甸路、东辰大街、辛祝路、辛甸北路、祝舜路、七里河路、辛甸南路南头东侧、葡萄园北路北侧设置限时停车车位,引导居民限时免费停车,一个个公共停车场在小区周边涌现。

  工作人员在巡查中还发现,地铁站口非机动车大量集聚,“非机动车围城”怎么解?

  疏解地铁站周边的非机动车之困,从正视需求开始。街道联合轨道交通部门对地铁祝甸站西侧绿地进行改造,增加非机动车停车区域,非机动车停放区设置4处指示牌,引导市民有序停放。同时,督促共享单车投放单位及时清运单车,为市民有序停放非机动车辆提供便利。

  针对老旧小区居民乱停车现象,该街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分别在祝舜北路、葡萄园路、祝康路、华顺路等路段安装道路交通设施69处。同时,联合交警部门采取“动+静”“白+黑”相结合模式,在高峰时段加大疏导力度,有效减少交通拥堵现象,平峰时段紧盯商圈、车站、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及时清理违停车辆、“僵尸车”,确保道路安全畅通,进一步解决停车难题。(本报记者 韩霄鹏 张敏 冯经伟 邵明红 通讯员 吕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