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版 理论

锁定科技创新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济南日报 | 2024年08月05日

  □张鹏 密惠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作出全面部署。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时代所需、发展所急、大势所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聚焦我国科技创新短板,向“新”而行,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科技力量。

  发挥国家力量创新要素资源配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一是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中央“把方向、谋大局”的核心作用,利用其强有力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动员能力,将国家科技创新的工作重心落在顶层设计、资源统筹协调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等关键环节上,瞄准国家科技创新实际需求,明确科技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功能优化和整体效率提升;不断提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水平,实现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统一,提高科技创新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与新质生产力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二是要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良性互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资源的高效配置,充分释放市场活力,保证供给和需求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有效将各类要素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各地政府应主动担当作为,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强化政策协调与沟通、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加强人才培养和风险承担能力,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重视科技创新“从0到1”的原始突破,更要关注“从1到N”的成果产业化转化,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一是要加强基础研究,丰富科技成果供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重大方向,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在此过程中,要勇于探索科学研究的“无人区”,甘坐“冷板凳”,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充分激发其创新活力和潜能。加强科技基础支撑平台建设,超前建设科学数据中心,做大、做强、做优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化“产学研用”协同联动。二是要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联合产业链和创新链生态伙伴,瞄准自身相对薄弱核心环节,明确近、中、远期科技创新重点任务,集中优质资源进行合力攻关;加快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生态,建立“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积极探索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等方式,壮大耐心资本,畅通企业创新成果转化融资渠道,坚持支撑科技攻关和服务实体经济同步推进。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自主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一是要推进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策衔接机制,确保各项科技关联政策之间保持连贯性、互补性和协同性;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简化科研项目审批程序,并建立项目申报数据库,避免企业及科研人员重复劳动,提高科技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新技术研发应用的法律制度,构建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体系,持续优化纠纷应对指导机制,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营造更加公平、激励创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为新质生产力的涌现提供肥沃土壤。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免费法律援助等途径,为企业和机构提供法律咨询、代理以及刑事辩护帮助,协助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三是要加强地方层级科技力量的汇聚,形成多维立体的科技创新整体布局。健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机制,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鼓励在各省市地区建设区域科学中心以及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功能明确、优势互补的区域创新布局。

  畅通科教循环,培养新质人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一是要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聚焦人工智能、电子信息、量子计算与生物、生命健康等关键科学技术领域,并围绕这些领域布局相关学科群,针对科技创新所催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对高校传统学科进行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匹配度;因地制宜制定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聚集效应,鼓励建立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着力培育造就一批青年后备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第三方学会组织等多方联合,推动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开展新兴技术应用和实践项目,促进“四链”精准对接与深度融合。二是要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重点评估科技人才的专业素养、创新成果及履职绩效,审慎展开对科技人才的量化考核,要兼顾其共性化与个性化发展,营造鼓励大胆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科研氛围;优化科技人才物质与精神同步的激励机制,积极引导科技人才参与企业发展决策、人才培训、奖项评审及荣誉推进等活动,给予他们更多的认可和尊重,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撑。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只有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才能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更加良好的外部条件。一是要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力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强国际合作能够有效汇聚全球优质资源,促使各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加速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从而提升整体经济运行效率。要立足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破除国内市场联通的制度壁垒,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外资引进国际标准和输出我国技术产品标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要素融通的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建设国际创新协同基地,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二是要稳步扩大科技创新领域的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探索促进关键技术突破的制度创新方向,推动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并进,为企业“出海”稳风帆、指航向。

  [作者张鹏系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密惠源系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体制及其实践路径研究”(22BKS16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