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版 趵突

春天不老,美食永在

济南日报 | 2024年03月12日

  □白杨桥

  在乡下,春天除了荠菜、香椿,还有许多鲜嫩的植物芽儿,以飨口腹。

  其一是花椒嫩叶。国人调味的香料有“十三香”之多,第一香便是花椒。《神农本草经》认为花椒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可用于温中止痛,杀虫止痒。花椒叶也具备花椒的性能和味道,故不但是菜,也算是药。

  清末《成都通览》中,有椒麻鸡片的菜名和做法。但花椒叶惯常的吃法却如香椿:鸡蛋面糊挂匀,油锅里炸花椒鱼儿。那种香又异于香椿,是微微麻辣外的清香。清淡些的可以花椒叶子拌小豆腐:豆腐切丁,花椒叶子焯一下,沥水切碎,加盐拌之。青青白白相间,于青瓷花盘里,看着都是一种享受。举箸细品,椒香豆香绕舌尖,给个神仙也不换。

  犹记中学时,住集体宿舍。一次,邻床的同学回家,返校时带回妈妈做的花椒叶玉米面窝头,我们宿舍几个人分而食之,啧啧,那个香哦。玉米的甜香、花椒的辛香,在盐的烘托下,交织成一种复杂的浓香,萦绕我们的舌尖、味蕾。以至于多少年后,特意再做了几次花椒叶玉米面窝头,却总吃不出那个感觉。就如鲁迅先生童年的罗汉豆——“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除了花椒叶,薄荷叶也是美味。

  薄荷叶刚冒出来的时候,也是青翠欲滴的俏模样,清凌凌惹人喜爱。它们一丛丛一簇簇,挤挤挨挨地抱团出场,也有独自一株,遗世而独立的样子,冷美人一样清秀。让人顿生爱怜,舍不得采撷。

  薄荷鱼儿是清凉的香味儿,别于香椿的醇香和花椒的辛香。一叶在口,满满的清脑提神。

  薄荷的茎和叶子都有清凉的香味,春日采其嫩茎,无论开水烫后凉拌,还是炒食,都不改其清香,入口后身心通透。尤其是夏季用其嫩叶和其他果蔬榨汁饮用,是去暑化浊的佳蔬。闺蜜聪慧,曾做薄荷茶:先用开水泡茶,然后倒掉茶叶,在热水中加入鲜嫩的薄荷叶,再加开水,几分钟后,加白糖,一杯口味辛凉、凉爽透心的薄荷茶即制作完成。

  薄荷可药用,治内热、外感、头痛目眩等病症。古人早就说过,“作膳久食,补肾气,辟邪毒,除秽气,令人口气香清。”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薄荷,人多栽莳。二月宿根生苗,清明前后分之。方茎赤色,其叶对生,初时形长而头圆,及长则尖。”

  无论尖叶圆叶,薄荷叶都是美的。以前在榴园,院子的西南角有一株薄荷,后来发展成活泼泼的一丛。读书或写字累了,就掐一两片薄荷叶贴在眉心或太阳穴。想着木兰的对镜贴花黄,又想到梅花妆、梨花妆。不觉一笑,还是薄荷更亲民可心。

  感恩自然,赐世界万物。感谢花椒和薄荷,让生活有滋有味,让日子活色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