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联合国糖尿病日都将全球的目光聚焦于这一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而“糖尿病与幸福感”的主题提醒我们:糖尿病管理不仅是血糖控制,更是对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关怀。在糖尿病诸多并发症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健康,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幸福感。
当前我国糖尿病现患人数约1.164亿,占全球1/4,居世界首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34.6%,且随着糖尿病患病时间越长,其发病率越来越高,是成人失明的首要原因,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医疗体系带来沉重负担,亟须安全有效的防治手段。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谢立科教授
通络明目胶囊于2024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范围。
▶▶致盲风险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迫在眉睫
高血糖会持续损害视网膜的微小血管,导致血管渗漏、闭塞,引发眼底出血、水肿,最终形成增殖膜,牵拉视网膜导致失明。这个过程通常是无声无息的,早期可能毫无症状,一旦出现视物模糊,往往已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这种对视觉的剥夺,直接侵蚀了患者的独立性、社会交往能力和精神愉悦感,让“幸福感”变得遥不可及。
想象一下,一位热爱阅读的老人,再也看不清书报上的文字;一位喜欢旅游的伴侣,眼前的风景逐渐模糊、扭曲直至一片黑暗;一位渴望含饴弄孙的长辈,却无法清晰地看见孙儿可爱的笑脸……这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带来的残酷现实。因此,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是守护糖尿病患者幸福感的关键战场之一。
近年来,中医络病理论指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取得重大突破,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引发广泛关注。
▶▶从理论组方到临床疗效,一类新药通络明目胶囊多靶点守护眼健康
中医络病理论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于眼底微循环,依据“孙络-微血管”学说,提出血瘀络阻、气阴两虚是该病的核心病机,并确立了“化瘀通络、益气养阴、止血明目”治法。一类创新中药通络明目胶囊就是以临床经验方为基础研制的创新中药,该药由赤芍、黄芪、女贞子、墨旱莲、粉葛、地龙等12味中药组方而成,具有化瘀通络、益气养阴、止血明目功效,可发挥“通”微杜渐、标本兼治的作用优势,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提供了新的用药选择。
“通”微杜渐——通络明目可通过多靶点、多机制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通过提高糖耐量、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等纠正糖代谢紊乱;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微循环、抑制病理血管新生、保护血-视网膜屏障等保护视网膜微血管;通过抑制视网膜炎症反应、抑制视网膜氧化损伤、改善视网膜功能等保护视神经细胞。
标本兼治——通络明目可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为了充分评估确证通络明目治疗该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为组长单位牵头开展了“通络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瘀络阻、气阴两虚证随机、双盲、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
该研究共纳入41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瘀络阻、气阴两虚证患者。在规范降糖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服用通络明目胶囊(4粒/次,3次/天)+羟苯磺酸钙胶囊模拟剂(2粒/次,3次/天),对照组服用羟苯磺酸钙胶囊(2粒/次,3次/天)+通络明目胶囊模拟剂(4粒/次,3次/天)。疗程为12周。
研究结果显示,服药12周后,观察组患者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61.0%,对照组为44.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提高16.9%。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眼底改变显效+有效率为53.2%,对照组显效+有效率为39.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评分明显降低,无黄斑水肿比例明显升高,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矫正视力显效+有效率为58.6%,对照组显效+有效率为40.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中医证候方面,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8.4%)优于对照组(69.9%)。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单项症状目睛干涩、面色晦暗、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大便干结消失率均明显增高。在改善矫正视力、眼底改变方面,观察组显效+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此外,研究期间治疗引发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为3.5%,对照组为7.8%,观察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
在前不久召开的第十二届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病学大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谢立科教授表示,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的全周期、全过程均已获得广泛应用。现代络病理论的构建,是中医络病理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推动了在现代西医主导的糖尿病防治体系中建立中西医优势互补的临床诊疗模式,进一步彰显了中医药在该领域的特色与优势。
▶▶纳入指南与医保,推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程管理
基于扎实的临床证据,国家一类创新中药通络明目胶囊已被《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推荐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内科治疗,并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标志着其治疗价值获权威认可。
这不仅为医生提供了新的武器,也为患者提供了有效、安全、可及的治疗选择,从“防盲治病”到“提升生活质量”,真正呼应了“糖尿病与幸福感”的深层内涵。
通络明目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中医络病理论在慢性病防治领域中的创新应用,印证了中西医融合诊疗的独特优势。相信随着更多研究的不断深入,通络明目胶囊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中能发挥更大作用,帮助更多糖尿病患者守住光明,拥抱更有质量、更有幸福感的人生。 (记者 杨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