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版 产业

2025年创新药与传统药企冰火两重天

当代健康报 | 2025年11月13日

  2025年,医药板块呈现出一幅极为奇特的景象,创新药与传统药企仿佛置身于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一边是创新药企业在资本的簇拥下,股价一路高歌猛进,研发成果频出,不断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另一边,传统药企却面临着营收下滑、利润缩水的困境,在集采政策、市场竞争等多重压力下艰难前行,努力寻求转型突破之路。

  ▶▶烈火烹油,创新药掀起热潮?

  2025年,创新药板块在A股市场可谓出尽了风头。

  2025年上半年医药行业整体保持上行趋势,A股创新药涨幅居前,多家企业股价翻倍。数据显示,恒瑞医药股价一路攀升,年初开盘价为65元/股,到11月底已涨至98元/股,涨幅达50.77%,市值也突破了5000亿元大关,重回行业前列。

  百济神州同样表现亮眼,在美股、港股和A股股价齐涨,总市值一度突破6000亿元,成为A股市场上当之无愧的创新药龙头企业。

  除了这些巨头,不少创新药企的股价涨幅更是惊人。数据显示,舒泰神年内涨幅高达565.32%,一品红涨幅347.30%。可以说,在涨幅榜前列,创新药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成为年内翻倍股最多的行业板块。

  同时也可以看到,创新药企业的业绩表现同样十分亮眼。

  以恒瑞医药为例,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7.6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亿元;其中,创新药销售收入及许可收入达到95.6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60.66%,成为推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

  很显然,资本对创新药赛道持续看好并疯狂涌入,市场也对创新药的未来发展潜力呈现出高度认可的态势。

  而深究创新药企业飞速发展的背后,其实是创新药研发成果的不断落地和商业化进程的加速。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创新药获批上市,进入医保目录,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带动了企业整体业绩的提升。

  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增长为创新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创新药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也使得对创新药的支付意愿和能力逐渐提升。

  另一方面,近年来,AI、大数据、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与医药研发深度融合,为创新药研发带来了革命性变化。通过AI技术,药企可以在药物靶点发现、分子设计、临床试验优化等环节,实现效率的大幅提升和成本的有效降低。

  ▶▶传统药企寒风凛冽,艰难转型

  与创新药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药企在2025年遭遇了业绩寒冬。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医药行业全板块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06%,降幅较Q1有所收窄;全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50%,降幅有所增加。在传统药企的各个子板块中,化学制药、中药、疫苗等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压力。

  集采政策的持续推进,是传统药企面临的一大核心挑战。自2018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药品被纳入集采范围,以量换价的模式虽然降低了患者的用药负担,却对传统药企的产品价格和利润空间造成了巨大的压缩。

  以石药集团为例,其核心产品多美素和津优力在集采中价格大幅下降。多美素在2024年集采降价23%后,2025年第十批国采降幅扩大至89%,尽管销量增长12%,但收入贡献同比减少78%。

  集采政策使得传统药企在产品定价上失去了主动权,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一些中小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困境。

  在集采政策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传统药企纷纷意识到向创新药转型的必要性,但转型之路却充满了艰难险阻。创新药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先进的技术支持、专业的人才团队以及漫长的研发周期,这些对于传统药企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变革时代的产业抉择?

  事实上,创新药热潮来袭也是顺应时代的结果。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对医药产品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根据相关数据,老年人群的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是中青年人群的3~5倍,且更倾向于使用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创新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大众对医疗服务和药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更愿意为创新药支付更高的价格。消费者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便利性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这促使药企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推出更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创新药产品。

  随着一些慢性疾病和罕见病发病率上升,许多创新药的研发成功填补了这一市场的空白,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据统计,我国慢性疾病患者人数已超过3亿,罕见病患者人数也超过2000万。

  除了需求增加打开创新药企的窗口,创新药企本身也在持续发力。以恒瑞医药为例,2025年上半年其研发投入达到35.56亿元,同比增长18.65%,占营业收入的22.56%。持续的高投入使得恒瑞医药在创新药研发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个创新药项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创新药企业更注重研发与生产的协同创新,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传统药企的生产模式则相对传统,主要以大规模批量生产为主,生产效率和灵活性较低。所以在面对市场需求变化和创新药生产要求时,传统药企的生产模式显得力不从心。

  但创新药虽然在2025年风光无限,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创新药赛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在热门靶点领域,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以PD-1抑制剂为例,国内已经有多家企业的产品获批上市,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战也随之而来。

  总的来说,2025年A股医药市场中创新药的狂飙和传统药企的转型探索,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身处创新药赛道还是传统药企行列,都应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加大创新投入,提升研发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市场空间,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行业环境。(据深观商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