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娃有过这样的场景吗——起床、洗脸刷牙、上厕所都沉浸在慢动作里无法自拔;写作业摸东摸西、发呆、咬笔头,半天写不完一页;出个门,反复催促才刚刚赶上班车……
拖延的孩子,堪称急脾气家长最大的“克星”。▲孩子磨蹭,家长不必焦虑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超限效应: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引发的逆反心理现象。
当孩子磨蹭时,家长不停地催促会打乱了孩子的节奏,让孩子以为家长在指责他,从而引发不自信、情绪低落,甚至对抗情绪。反之,家长如果能避免因焦虑导致的情绪对立,陪伴孩子一起慢下来,帮助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反而会愿意改变。▲学会共情,找到孩子拖延的原因
孩子拖延一般包括:孩子的时间价值观还未完整;孩子在表达情绪需求;孩子被贴负面标签,形成习得性磨蹭;孩子在下意识模仿家长。
当孩子有拖延磨蹭的现象时,别焦虑,也别急着催促,更别发脾气,先找到背后的原因,才能根源性地解决问题。▲言传身教,助力孩子成长
提升认知,助力孩子建立时间管理 对于学龄前幼儿,家长可以通过古今名人珍惜时间的例子,帮助幼儿建立对时间价值的认知;通过计时器或者闹钟协助孩子慢慢建立对具体时间的概念;家长也可以寓教于乐引导孩子学会利用琐碎时间,合理规划时间。
放手鼓励,正面强化孩子的行动力 聪明的家长会放手,多给孩子动手的机会,让他去试错、磨炼、学习。家长只需给予肯定的眼神、积极的鼓励,从慢性子中找到他的优点。
安全感越强的孩子学习越快,做事越积极 只有当孩子觉得有安全感时,大脑才有剩余的空间和资源来进行学习。请给予孩子多一些高质量陪伴和情感投入,少一些指责和催促。
言传身教,给孩子营造温馨的成长环境 家长要求孩子做到什么事情的时候,自己要先做到条理分明。家长重视时间观念,孩子自然而然会形成良好的时间价值观。
接纳尊重,家长慢下来,孩子快起来 孩子和家长各自在不同的轨道上运行,如果强行给孩子提速,要求孩子跟上家长的节奏,会让孩子失去自信,而失去自信远比磨蹭更加可怕。
尊重孩子的节奏,停住、蹲下来,顺着孩子的眼睛,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理解孩子的情绪,感受孩子是怎样在感知时间、是因为什么拖延磨蹭。我们的“慢”是对孩子真正的接纳和尊重,反而会让他沿着你想要的方向发展。 (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