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版 生命

暑假到来爸爸妈妈该做点啥

当代健康报 | 2025年07月03日

  暑假来临,总能听到家长念叨:“一放假孩子就睡懒觉、玩手机,作业拖到开学前才写,管多了怕闹矛盾,不管又怕荒废了。”其实,暑假不是“战场”,而是让孩子从紧绷的学习状态里松口气、调整节奏的好机会。

  计划别太“硬核”,留点弹性更轻松

  假期,把“必须学什么”换成“一起商量做什么”,孩子反而有了动力。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列“暑假愿望清单”,或者分阶段规划暑假,假期初和孩子商量时间表,中期检查进度,假期末一起总结调整。

  手机和游戏不是“洪水猛兽”,但要立好规矩

  与其禁止,不如和孩子商量规则。比如,明确使用场景:完成作业后可以玩1小时,或周末每天累计不超过2小时;家长以身作则,减少在孩子面前刷手机的时间。

  暑假是培养生活能力的黄金期

  暑假期间,让孩子完成扫地、洗碗、整理房间等简单家务,既能培养其责任感,也能锻炼动手能力。学习做菜方面,从煎蛋、煮面到学做一道家常菜,让孩子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树立正确金钱观方面,给孩子一笔零花钱,教他们记录收支,学会合理支配。

  走出家门,让暑假“活”起来

  假期,不妨带他们体验不同的生活:爬山、露营、观察动植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社会实践: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比如去敬老院送温暖、在图书馆帮忙整理书籍;文化探索,如:参观博物馆、科技馆,或者看一场有意义的电影;带孩子去乡下体验农活……

  关注情绪,做孩子的“情绪树洞”

  暑假里,孩子可能会因为作业压力、人际矛盾或孤独感而情绪低落。家长要做的是倾听,倾听比说教更重要。还可以帮助孩子调节情绪,比如,深呼吸、写日记、画情绪漫画,或者一起听音乐放松。

  亲子关系“充电”有方法

  暑假是修复亲子关系的黄金期,每天15分钟“专属时间”,关掉手机,专心陪孩子聊天、玩游戏或散步。每周开一次简短的家庭会议,让孩子说说这周的开心与烦恼,全家一起讨论解决办法。创造仪式感,例如,一起拍张全家福、种一盆植物,记录美好回忆。

  暑假的本质,是让孩子从“赶作业”“补课”的紧绷状态里松松弦,重新找回对生活的热爱和掌控感。作为父母,我们不必焦虑“荒废时间”,而是要放下“必须学点什么”的执念,多给孩子一些试错和探索的空间。 (温凉)